高危HPV感染,32会转为宫颈癌晚
高危HPV病毒感染者中有20%会持续感染,其中有3.2%最终会转变为宫颈癌●专家称中国女性性伴侣增多、性行为时间早,令宫颈癌发病时间大幅度提前到45岁!
宫颈癌很“恶”,晚期死亡率接近%。不少女性以为子宫B超、宫颈刮片能筛查宫颈癌,其实有漏诊之虞。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有十万名左右的女性患上宫颈癌。其实,宫颈癌可以预防,只要选对体检,可以将90%以上的宫颈癌扼杀在“癌前病变”阶段,建议只要经济允许,从25岁到70岁都应常规检查TCT(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PV(人乳头状瘤病毒)筛查宫颈癌。
B超和刮片:容易漏诊致命病变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可迅速置人于死地。然而,很多女性在预防宫颈癌时选错了体检方式。
B超是妇科检查的常见项目,B超可了解子宫内膜的厚度,宫腔内有无息肉、肌瘤、内膜癌等异常,卵巢、输卵管有无肿瘤等,但是B超无法看到宫颈的细胞变化,查不出癌前病变。
过去人们采用宫颈刮片筛查宫颈癌,方式是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的细胞样品放在玻璃片上,在显微镜下看是否有异常。宫颈刮片尽管经济便宜,但收集到的有价值的细胞少,诊断阳性率低,很难发现癌前病变,目前多用于经济落后地区。
TCT和HPV:不差钱就尽量做
宫颈癌是病因明确的癌症,研究发现反复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癌的元凶,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存在高危HPV型感染病史,大多是通过性生活途径感染的。
很多人感染了HPV,但一辈子都没患上宫颈癌,这是因为HPV有高危型也有普通型,加上人体对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清除能力,免疫力强的人一年左右就多数能将HPV清除。即使高危型HPV阳性者也不必太紧张——有数据显示,这些人中有20%会持续感染,其中又仅有3.2%最终转变为宫颈癌。
何时开始检查?
目前有不同说法,根据患者的年龄分布规律,建议从25岁一直到70岁都进行宫颈癌筛查,或从有性生活3年后开始筛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25岁以后做妇科检查可同时做HPV和TCT检查;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也应至少每隔三年做一次HPV,检出阳性后再查TCT,若TCT未发现癌前病变,可以等半年再查一次高危型HPV;如果TCT和HPV都正常,可每隔5年检查一次,直到70岁。
治疗:早治%活晚治%死
宫颈癌的进展历程漫长,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恶性的浸润性癌有5~10年的时间。在癌前病变阶段,积极治疗基本上可以达到%的治愈率——轻度的宫颈癌癌前病变可以继续观察;中度的宫颈癌前病变可以做LEEP手术,切除掉有癌变倾向的细胞。
早期的宫颈癌没有转移到骨盆,可选择广泛子宫切除,晚期的宫颈癌发展速度极快,会经淋巴、血管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就只能通过放疗、化疗的手段来延长生存期,其死亡率几乎是%。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性生活、妇科检查后出血),或者出现阴道排液增多,呈白色或血色,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当然,阴道接触性出血也有可能是宫颈息肉等疾病,要及时就医。
警惕:宫颈癌跟性伴侣数有关
女性只要有过性生活,就有可能感染HPV病毒。研究发现,丈夫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性伴侣,妻子存在HPV感染的危险为正常人的5倍。初次性交的年龄越小,性伴侣越多,性生活频率越高,宫颈癌的发病率就越高。这是因为少女的宫颈组织细胞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对外界致癌和促癌物质敏感而致病。
在世界范围内,患宫颈癌的平均年龄是55岁,但中国患者是45岁,足足提早了10岁。中国女性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比上世纪提早了13年。女性性伴侣增多、性行为时间提早是主要原因。
宫颈癌常见的症状不规律的阴道出血;
性交时或性交後阴道出血;
阴道分泌有强烈异味;
盆骨痛楚丶背痛;
小便带血或感到痛楚;
下肢水肿;
疲倦和体重下降。
当然,出现上述病徵并不代表已患上子宫颈癌,但也有可能是身体其他部份响起警号,建议尽快寻求医生意见或进行检查。
BOSOMAX
HPV的克星,女性的福音
恢复阴道酸性环境,提高女性生殖系统免疫力;
清洁毒素垃圾,抑制病毒滋生;
性生活前使用,可预防性病传播,能有效抑制HPV病毒。
暖宫驱寒、祛除湿热阴毒、调理经气;
恢复女性自洁系统、促进有益生菌生成;
改善内环境、增强免疫力。
签约服务,无效退款!BOSOMAX
全球女性(私密)健康管理专家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