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输卵管积水 > 疾病病因

会议报道第三届全国生殖外科与输卵管大会

北京白癜风哪治的好 http://pf.39.net/bdfyy/tslf

9月23日,由北京医师协会、《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社、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生殖外科与输卵管大会暨第三届生殖外科手术及进展研讨会进入了第二日的会程。今日会议有2个专场,分别是输卵管远端及外周疾病专场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专场,将由多个海内外的知名专家为我们进行精彩的学术报告。晚上,还有精彩的手术视频展播,配以术者现场讲解,生动实用。中国妇产科网获得了本次大会的转播权,对本次会议进行实时现场直播以及跟踪报道。现将会议内容分享与各位同仁。

专题分享

输卵管远端及外周疾病专场

Prof.Tc.Li:生殖外科手术——保护生育力的策略

香港中文大学Prof.Tc.Li以保护生育力策略为题,提出尽可能避免手术治疗、微创、合适的时机、认识卵巢惊人的再生能力和卵子和卵巢组织冷冻是保护卵巢功能的五大必要策略,随后就以上五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讲解。演讲的过程中,Prof.Tc.Li对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否有必要手术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并解释其原因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势必会损伤卵巢储备能力。卵巢损伤的发生有切除正常的卵巢组织、热损伤和血管损伤这三种机制,Prof.Tc.Li一一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Prof.Tc.Li还为我们介绍了大小两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处理的流程,供与会学者参考学习。最后,Prof.Tc.Li再次强调保护卵巢功能的五大策略是我们需要在临床治疗中遵循和应用的。

林忠教授:腹茧症合并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IVF前的腹腔镜手术处理体会

腹茧症是一种罕见的腹部疾病,特点是腹腔全部或部分脏器被一层致密灰白色,形似蚕茧,质韧的纤维膜所包裹,大网膜可缺如,常似肠梗阻和或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有局限型、弥漫型两种。对于腹茧症造成的盆腔粘连,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物理辅助治疗,机械性辅助治疗等方式。而预防盆腔粘连,需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不干扰腹膜,不影响其免疫功能,经济合理等。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林忠教授为我们演示了多个手术视频,并在播放的过程中进行术中情况的讲解,尤其是关键解剖部位的处理方法和独特的术者操作方式对于参会同仁都有很好的学习意义。最后,林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手术体会,首先要找准间隙,辨清组织与器官,防患于未然的及时止血,同时选择合适的设备与器械。操作的过程中要“三心二意”即爱心、精心、细心,意志、手艺

关菁教授:从生殖外科角度分析反复IVF失败

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关菁教授首先就指出反复IVF失败的定义尚未统一,大多数专家的意见为三次及以上优胚种植失败即认为反复IVF失败,随后为我们列举了反复IVF失败的可能因素以及目前常见的解决方式。关于反复IVF失败,现有的研究热点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缺陷(子宫内膜炎,ET前子宫内膜处理),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积水(B超可见积水应切除或结扎),反复IVF失败的盆腔所见(未见报道)。关菁教授从临床出发,以数据为证,做出了多个分析。并在讲演的最后,做出如下总结:反复IVF失败者盆腔病率95%;反复IVF失败者仍以内异症居多;B超不可见的积水是反复IVF失败的隐性盆腔因素;剖宫产后子宫位置的变化应仔细评估;输卵管积水处理后对自然妊娠及IVF均有利,其术后总体妊娠率高达90%;内异症术后仍有半数患者无法成功妊娠:内异症病因复杂,涉及面广;严重盆腔粘连术后自然妊娠或IVF效果均差;建议采取有效的防粘连措施。

武学清教授:薄型子宫内膜的处理方法探讨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武学清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薄型子宫内膜的处理方法探讨的精彩演讲,从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武学清教授强调预防大于操作,应该减少宫腔操作。讲演的过程中,武教授还将精子比喻乘客,子宫比喻机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武教授以自身在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多个病例进行总结,认为内膜与定位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可以发出信号建立联系并成功着床,不必纠结于是否一定由内膜发出信号。但是子宫内膜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降低妊娠后期流产等不良后果的发生。因此,我们要给薄型子宫内膜机会,也许它能发挥作用。

韩红敬教授:腹腔镜术后POI病例的思考

医院韩红敬教授在讲座的开始就关于腹腔镜术后POI提出了以下思考:手术该做吗?手术指征?手术做对了吗?手术的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保护卵巢功能?随后带着以上问题,以具体病例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对两个病例进行了病史介绍、临床诊断以及相关治疗的介绍后,韩教授还为我们对这两个病例做出了一些基于个人临床体会的总结,具体如下。病例一(卵巢巧囊术后):患者术前已经存在DOR,应该首选IVF;双侧卵巢囊肿,直径大是术后DOR高危因素;卵巢内异囊肿本身降低卵巢功能;囊肿手术可能损伤卵巢储备功能;止血胶和缝合方法优于双极电凝;没有证据支持IVF前囊肿手术。病例二(卵巢打孔术后):打孔术的指征是二线治疗,列举了卵巢打孔术的方法。对于卵巢打孔,是单侧还是双侧,韩教授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报告的结尾,韩教授做出以下结语:要明确患者功血、排卵功能障碍原因,遵循PCOS诊断标准,严格掌握卵巢打孔数的指征,盲目卵巢打孔不可。同时,识别不典型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专场

冒韵东教授:不孕症+轻度内异症,我们了解多少?

在本次讲演的导言部分,医院冒韵东教授就指出初级医疗常忽视内异症的诊断,但疼痛引起的痛苦和生活质量的降低却是实实在在的。关于内异症的体征,最多见报道的是子宫、宫颈、附件和子宫骶韧带的触痛。尽管没有任何一种检查可以提供诊断内异症的很强的证据,但对于诊断内异症,骶韧带触痛具有最高的阳性似然比。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该触痛的检查也常常漏诊。本次讲座,冒教授通过梳理内异症病史、症状及体征,介绍新老诊断手段、探讨关于评估及腹腔镜诊断的盲点问题,以期提高轻度内异症的诊断能力,缩短诊断延迟的时间。同时,冒教授就内异症对助孕结局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讨。报告的最后,冒教授提出了关于不孕症+轻度内异症这一疾病的解决之道,具体如下:需教育,培训妇科医师及全科从业人员的课程以提高诊断技巧;主动激发公众意识以增强大众意识,即内异症是痛经及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应排除影响女性尽早寻求专科医师帮助的障碍;在有症状的患者中广泛行TVS并提高DIE诊断技术可以减少妇科医生初诊的诊断延迟;用好现有的非侵袭性诊断标志物+联合应用;发现更敏感、特异的诊断指标,特别是无创诊断指标;腹腔镜时仔细探查,发现不典型病灶及隐匿部位病灶;ART及ART前的手术和/或GnRHa预处理,抑制内异症活动。

徐冰教授:13thWCEHighlights: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与生育保护新观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个影响育龄妇女的高发疾病,医院徐冰教授为我们列举了内异症10大优先研究方向,并详细介绍了探求最大化保护或维持内异症患者生育力的方法这一方向。徐冰教授认为内异症是不能治愈的慢性病,它影响了全球超过2亿育龄女性。虽然其发病率高,但远未引起足够重视,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被严重低估。而内异症病情复杂,人群中表现出了高度异质性。目前为止,我们缺少无创诊断手段或标记物,缺少有效的治疗选择,更多局限于手术切除,但需面对高复发问题。同时,药物只能抑制疾病发展,而药物副作用会带来诸多问题。内异症不孕是一个最棘手最具挑战性的话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各位同仁上下而求索。

郭孙伟教授:普遍的经血逆流和内异症患病率——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

复医院郭孙伟教授就普遍的经血逆流和内异症患病率差别巨大这一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首先,内异症的一般共识有发病原因/机制不明,是“谜一样的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不明,较高的患病率,治疗棘手,非激素类药物开发毫无进展。到目前为止,公认的内异症危险因子是初潮年龄早、经量多、周期短、未生育。降低内异症风险的保护因子是长链omega-3脂肪酸摄入和维生素D及奶制品摄入。那么,多个危险/保护因子能否解释这个差距?郭孙伟教授指出有实验证据但尚无或仅有少量的流行病学证据。最后,孙教授做出如下结语:普遍经血逆流和患病率之间的差别要比人们想象的还大,但这个差别完全可以用多个危险/保护因子的存在来解释——许多因子尚待确认,不必用遗传因素、二恶英暴露等来解释,认识到这些可以将资源和精力运用到更值得研究的地方,凸显生活方式对内异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使人意识到我们对关键、基础的东西非常不清楚。

石红教授: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外科处理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石红教授将本次报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重度内异症合并不孕的手术意义,重度内异症合并不孕的手术策略(最大限度保留卵巢和浆膜完整的前提下切除病灶,恢复解剖,防止再粘连),重度内异症手术与预防输尿管损伤(输尿管解剖),并对各个部分都做了详细的讲解。石红教授认为重度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希望自然妊娠者选择腹腔镜手术有助于提高自然妊娠率。选择巧囊剔除术可降低卵巢储备功能并有复发风险,因此术前应充分告知患者。如果低卵巢储备功能者先行ART而非手术剔除巧囊,且无不孕以外指征者,是不推荐ART前腹腔镜手术的。最后,术者的技巧会影响术后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及妊娠结局。

福井淳史教授:腹腔镜辅助经阴道硬化手术治疗合并卵巢巧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兵库医科大学福井淳史教授将本次的讲演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症,保护卵巢功能为目标的手术治疗——腹腔镜辅助阴式无水乙醇固定术(LA-TV-EST),内异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福井淳史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并提出了为何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这一问题,随后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回答。以图文的形式展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累计妊娠率,证明保守型手术对所有分期的内膜异位症患者均有效。内异症手术治疗的优点是可预防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易于取卵、发现癌变,避免取卵时污染,阻止内异症进展。缺点是导致手术性创伤、并发症、经济负担、降低卵巢反应性、是否改善妊娠率尚不明确。保护卵巢功能为目标的手术治疗——腹腔镜辅助阴式无水乙醇固定术(LA-TV-EST),福井教授解释是采用无水乙醇,使囊肿上皮细胞脱水,凝固固定从而抑制囊肿分泌作用。而如果操作过程中没有腹腔镜则会出现粘连形成等多个问题。

回允中教授:慢性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的病理探讨

首先,医院回允中教授就指出慢性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两种百年老病,诊治问题诸多。在辅助生殖治疗背景下,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妇科疾病。正常的子宫内膜间质唯独缺乏浆细胞,因此浆细胞是诊断子宫内膜炎的必备条件。目前达成的共识是子宫内膜间质出现浆细胞,是最有用的普遍接受的,子宫内膜炎组织学诊断标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子宫内膜与任何其他器官不同,浆细胞表现模糊,如果稀少容易漏掉,并在HE染色的切片上难以辨认。从病理学的角度上,慢性浆细胞性子宫内膜炎也比慢性子宫内膜炎这一称呼更为准确。然而,出现浆细胞一定是子宫内膜炎吗?回教授也出做了全方位的解答。除了浆细胞以外,各种其他特征也提醒病理医师可能存在慢性浆细胞性子宫内膜炎,其中微小息肉和间质细胞的梭形改变这两个形态学改变也有助于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而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回教授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认为应寻找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独特的(专属的)分子模式,目前腹腔镜的病理学诊断仍然是一个金标准。这两种疾病不管是从病理诊断还是治疗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现场讨论

会场花絮

精彩回顾:

会议报道︱妇产名家齐聚京城共话生殖外科大计——第三届全国生殖外科与输卵管大会暨第三届生殖外科手术及进展研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最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

有偿征稿,需原创文章,投稿邮箱:editor

yapot.c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asm.com/jbby/11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