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输卵管积水 > 疾病病因

夏季防止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关键措施

夏季防止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关键措施   生产实践中,母猪在湿热高温的夏季经常存在发情迟,不发情,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初生重偏轻,甚至发生流产、产弱胎,死胎等病情,如果伴发其他疾病,以上病情就会更加明显。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一、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1.调整好饲喂时间:夏季母猪白天采食量减少,应调整喂料时间,避开炎热的中午,充分利用天气较为凉爽、母猪食欲良好的时段喂料。饲喂时间可调整为上午早上6点,下午为晚上7点,午餐需投料时可把饲料拌湿,提高适口性。   2.禁止饲喂霉变饲料:猪对霉菌毒素敏感,如果饲喂了发霉酸败、有毒或有刺激性的饲料,就会引起流产或胚胎死亡。配制母猪饲料时严禁使用劣质原料,在雨季或湿度高的季节,每应对母猪食槽的残留饲料进行处理,以防母猪采食酸化变质饲料。   3.搞好圈舍卫生:要及时清扫圈舍内的粪便,并用水冲洗干净,并经常带猪消毒,既可消毒灭源,又能降温和减少舍内臭味。   4.供给足够的清凉饮水:炎热季节,猪的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大,每天供给母猪足够的清凉饮水可抑制母猪体温上升,使用饮水器的猪场,每天应检查饮水器是否正常供水,使用食槽供水的猪场应勤换水。   5.做好驱蚊灭蝇:可用塑料纱网堵好猪舍门窗,有敞圈的猪舍,要用塑料纱网覆罩在敞圈上方,也可用药物驱杀蚊蝇,即在封闭比较好的猪舍,夜间点燃蚊香驱蚊,也可用含氯菊脂、氯菊脂的驱蚊药液直接喷雾到猪舍的墙壁、屋顶、地面和猪体,防止蚊虫对母猪的叮咬。   6.定期驱虫:疥螨等体外寄生虫使母猪烦躁不安,影响正常哺乳,对此,在母猪产前可使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进行驱虫。   7.减少各类应激因素:尽量保持猪舍内外周围环境的安静,特别是怀孕和哺乳母猪应避免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扰;要减少母猪转栏和怀孕母猪并栏次数,避免因混群打架导致流产和死胎增加。   8.加强日常消毒制度:夏季是各种病原微兰物生存与繁殖的活跃季节,定期对猪舍的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母猪体表等进行消毒,可有效控制疫病传播。   二、合理调控饲料营养   1.调整日粮营养水平:高温热应激时母猪的采食量下降,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浓度,使母猪在采食量减少的情况下满足营养需要。为提高母猪能量的日摄取量,可在日粮中添加2%的植物油,同时为应对热应激状态下猪对蛋白质需要量的增加,可在日粮中添加2%的鱼粉增加饲料中粗蛋白含量。   2.及时添加维生素: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特别是提高VC和VE的用量,对防治热应激有较好的疗效。每公斤饲料可添加VC毫克和VE毫克。   3.适当添加电解质:在饮水或日粮中添加电解质可缓解热应激造成的危害。如可以在饲料中加0.15%的活性肽和0.1%的小苏打。   4.添加中草药物:中草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其它活性成分,能够增强免疫功能,协调机体生理代谢,从而减缓热应激的不良影响。可按日粮的2%添加具有清热解暑、败毒杀菌、健脾化湿作用的“消暑抗热散”(主要组成为:金银花、藿香、苍术、板蓝根、龙胆草)。   三、改善猪舍生存环境   1.加强通风换气:尽可能在猪舍勾安装电风扇通风换气,有条件的猪场还可安装湿帘降温系统,降低舍内的温度、显度和臭味。   2.喷雾和滴水降温:在中午舍温过高时可用水龙头向猪舍地面、墙壁及猪体洒水降温。对于分娩舍母猪可用滴水降温系统,滴水器安装在猪肩部上方,间隔1小时左右在猪颈、肩和背部皮肤上进行低流量滴水降温。   3.对无树阴的猪舍要在舍顶上铺盖一层草捆形成隔热层,在猪舍上方搭建遮阳凉棚,并将墙壁外侧刷白,以增强墙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   四、加强常发病的防治   高温高湿季节,猪对外界环境的应激反应大,体能消耗也很大,抵抗力减弱,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常发病的防治:   1.细小病毒病:在后备母猪或母猪配种前免疫接种细小病毒疫苗每头1.5毫升,对后备母猪应间隔3周重复免疫一次。   2.乙型脑炎:对后备母猪或母猪配种前15~30天免疫乙型脑炎疫苗每头1头份。   3.猪附红细胞体和弓形体病:预防两病主要搞好猪舍内的清洁卫生,消灭蚊蝇及其吸血昆虫,防止吸血昆虫对母猪的叮咬而传播该病。另外,饲料中添加“红弓链防散”(主要成分:黄连、青蒿、黄芩、栀子)也能有效降低两病的发病率。   怎样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猪的繁殖力是影响养猪生产全局的重要指标,多种因素造成繁殖力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就必须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1、繁殖力与养猪生产   饲养种猪的主要目的是繁殖仔猪,提供猪源,母猪年生产力是指1头母猪1年内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制约母猪年生产力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每胎产仔数和年产窝数。年产窝数受分娩间隔的制约,分娩间隔包括妊娠期、泌乳期和待配期(断奶至配种),妊娠期是一恒定的组分,待配期是一基本恒定的组分,泌乳期是一可变的组分。可见,仔猪的提前断奶是缩短分娩间隔、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如仔猪3周龄断奶,1个繁殖周期为天(妊娠期天,泌乳期21d,待配期7d),年产仔2.55窝;仔猪6周龄断奶,一个繁殖周期为d,年产仔2.17窝。   母猪年产断奶仔猪头数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养猪成本的高低,全年生产的断奶仔猪越多,固定成本分摊面越大,成本就越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2、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   猪的繁殖过程是从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开始,经过发情、配种、受精、胚泡附植、妊娠、分娩、泌乳、断奶等环节。   2.1、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表现   (1)乏情:由于卵巢和子宫发生疾:患引起病理性乏性(异常乏性);   (2)受精障碍:精子进入前卵子死亡;精子、卵子的结构或机能异常;配子不能正常运行到受精部位等;   (3)生前死亡:胚胎早期死亡.自发流产.干尸化.出生时胎儿:死亡等。   2.2、造成繁殖障碍的原因   2.2.1、先天性因素,母猪生殖器官幼稚型和畸型.公猪隐睾或睾丸发育不全等。   2.2.2、母猪机能障碍,内分泌因素,卵巢机能障碍(卵巢机能减退、萎缩或硬化、持久黄体、卵巢囊肿)等。   2.2.3、公猪机能障碍:性欲缺乏,交配困难,精液品质不良等。   2.2.4、母猪免疫因素和公猪精子的抗原性。   2.2.5、子宫容积,胚胎的存活对胎盘的依赖性不断增加,胎盘发育受子宫内空间和血管供应的影响,增加附植数,就会减少每个附植部位的血管供应,限制了胚胎发育,子宫内空间小,造成胚胎和胎儿死亡数的增加。   2.2.6、染色体畸变及其他遗传因素,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基因突变,近亲繁殖,子宫内环境等。   2.2.7、生殖器官疾患,子宫内膜炎,子宫积水,子宫积脓,阴囊积水,阴囊炎,包皮炎等。   2.2.8、传染病,凡病皆影响猪的繁殖,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有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   2.2.9、营养因素,缺乏微量营养,能量水平过高等。   2.2.10、管理不当,运动不足,交配消毒不严,交配不适时,机械性流产,饲喂有毒、变质、冰冻、发霉的饲料等。   2.2.11、环境因素,环境温度太低或过高,圈养密度太高,通风和卫生状况不良,强烈的噪声等。   3、提高年生产力的途径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一个重要课题,应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   3.1、重视遗传基础,严格选留种猪   常言道:“公猪好,好一坡”,“母壮仔肥”,说明种猪对其后代是有一定影响的。选种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育种场都有一套科学的选种方法,作为生产性猪场起码应做到看母选仔,好中选优,参考母猪以往的产仔成绩,从大窝中选留优仔,要考虑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还应注意体型外貌,要从体重较大,体躯长,四肢高、粗壮、开阔,乳头数多,全窝仔猪没有遗传疾患的母猪后代中选留。体躯长的母猪腹内空间大,胎盘和胎儿可得到充分的伸展,可减少胚胎死亡,提高产仔数和初生重。据上海跃进农场的资料,母猪体长cm以下,仔猪平均初生重为1.09kg,体长-cm的母猪,仔猪初生重提高17.4%。   3.2、加强后备猪培育,掌握好初配时间   后备猪是种猪群进行更新的基础,后备猪的生长发育对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后备猪虽与生长育肥猪有不少相同的特点,但不能采用同一的营养供应、饲养方式和管理措施。日粮中的营养水平应以后备猪生长阶段不同而异,注意能量与蛋白质的比例,充分满足矿物质、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的供给,可采取“前敞后限”的饲养方式,一般来讲,体重80kg前敞开饲养,可望5-6月龄体重达到80kg,此后进行限量饲养,在配种前一定达到配种所要求的体况,不可瘦弱,更不能过肥。要加强管理,宜分群饲养,6月龄要测量体重和体尺,管理人员要经常接触猪只,做到人猪亲和,做好圈舍的消毒、清扫和猪群的保健与免疫。后备猪的配种利用应以品种、饲养管理水平、气候等而定。我国地方品种性成熟早,培育品种和引进品种性成熟较迟,一般来讲,地方品种的母猪八月龄左右,体重达七十五公斤左右初配,培育品种和引进品种的母猪十月龄左右,体重达一百二十公斤左右初配。后备公猪开始配种的体重和月龄应高于同品种的母猪。后备猪过早或过迟配种都会造成不良后果。   3.3、加强公猪的饲养管理,提供量多质优的精子   饲养种公猪的目的是为了配种,实行季节配种,采用本交的情况下,1头种公猪年可负担三十头左右母猪的配种任务;实行全年配种,采用人工授精的情况下,1头种公猪年可繁殖3千头仔猪。正常情况下,1头公猪1次射精量约为ml(-ml),因此,要特别重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和配种能力,应保持营养、运动和配种利用间的平衡,失去平衡就会造成损失。例如,种公猪在营养丰富、运动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因肥胖而影响配种利用;在营养不足、运动过量的情况下,公猪消瘦,射精量减少,精子活力降低,影响配种效果。   营养是公猪维持生命活动、产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种能力的物质基础,营养水平太低或过高,对公猪的健康和配种能力均有不良影响,应采用适宜的营养水平,根据猪的饲养标准,按营养需要量配制日粮,不仅要注意蛋白质的数量,更要注意蛋白质的质量,多种蛋白质来源的饲料,可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特别重视必需氨基酸和动物蛋白质的供给。日粮中蛋白质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对精液品质有不良影响;如长期饲喂含蛋白质过多的日粮,同样会影响公猪的配种效果。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会造成精液品质下降,钙、磷比例以1.5:1为宜,还应注意食盐的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对公猪精液品质影响很大,缺乏时公猪的性反射降低,精液品质下降,维生素A的严重缺乏,会使公猪的睾丸肿胀或萎缩,维生D的缺乏会影响机体对钙、磷的利用,易致贫血。硒、泛酸、烟酸也是公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公猪一般分为单栏饲养或小群饲养,如采用小群饲养,应在幼龄时合群。公猪宜采用生料干喂,自由饮水,切忌用汤料,以免形成“草腹”而影响配种利用。公猪应适当运动和进行日光浴,运动是加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食欲和消化、增强体质、锻炼神经系统和肌肉、提高繁殖机能的重要措施。对猪体应经常刷拭和修蹄,经常称重,成年公猪的体重在正常情况下不应发生太大变化,要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建立正常的饲养管理制度,做好圈舍的清扫和消毒,认真搞好免疫。合理利用公猪,配种利用过度或长期不配种,均影响配种效果,成年公猪可日配1-2次,如日配2次,其间应有一定的间隔,幼龄公猪每2天配种1次。公猪对养猪生产影响很大,对优秀公猪应充分利用,劣质公猪应及时淘汰。   3.4、加强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量多质优的卵   要繁殖仔猪,除获得量多质优的精液外,还必须使母猪正常发情并排出大量健壮的卵子。加强种母猪配种准备期的饲养管理,对提高繁殖力具有重要作用。常言道:“空怀母猪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八成膘即适度的种用体况。经产母猪常年处于紧张的生产状态,初次配种的后备母猪,本身仍处于生产发育阶段,特别要重视蛋白质的供给,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如蛋白质不足或生物学价值不高,既影响卵子发育、减少排卵数,又使受胎率和产仔数降低。日粮中能量水平也应予注意,对体况瘦弱的母猪应适当提高能量水平。维生素A的给量不足,使性机能降低,影响卵泡成熟和受精卵定植;维生素D给量不足,会影响钙、磷吸收,造成代谢紊乱;维生素E给量不足,会导致不孕。在此期间宜供给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对排卵和受精有良好影响。   阳光、运动、新鲜空气对母猪的发情、排卵有良好作用,经常称重以调整饲料的喂量,对瘦弱母猪要加强营养,增加喂重,对肥胖母猪要减少喂量或进行“冲淡”饲养,并加强运动。舍内保持清洁干燥,搞好消毒,认真观察猪群,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发现发情及时配种。   有些母猪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其原因前已述及,应查清原因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瘦弱和肥胖母猪要调整营养和运动,前者加强营养并适当减少运动,后者降低营养并适当加强运动,均应注意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用试情公猪追逐久不发情的母猪,由于公猪接触、爬跨刺激,可促使母猪的脑下垂体产生卵泡成熟素,以促进发情排卵。常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催情。由于子宫炎引起的屡配不孕,可在发情前1-2d,用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子宫,再用1g抗生素加ml蒸馏水注入子宫,同时口服消炎药物,隔1-2d再冲洗1次。传染病尤其是细小病毒、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对繁殖造成的危害极大,应在后备猪配种前进行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注射。控制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的关键是切断该病的传播途径。   3.5、掌握发情排卵规律,做到适时配种   母猪发情后交配时间是否适当,是决定受胎和产仔数多少的重要一环,做到适时配种,首先应掌握母猪的发情排卵规律,根据两性生殖细胞在生殖道内存活时间进行全面考虑。公、母猪交配后,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上端结合,母猪一般是在发情后20-30h排卵,排卵持续一般为10-15h,卵子在输卵管中8-12h有受精能力。公猪交配后,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经过2-3h才能到达输卵管,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一般存活10-20h。据此推算,适宜的交配时间是在母猪排卵前2-3h,即发情开始后20-30h。如交配过早,当卵子排出时精子已失去结合能力;如交配过迟,精子进入母猪生殖道内,卵子已失去结合能力。交配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受胎率和产仔数。   做到适时配种,一定认真观察母猪发情开始的时间,有些引进猪种发情不太明显,要摸清特点,宜采用试情公猪予以辅助。因品种、年龄等的不同,猪的交配时间而异,一般来讲,地方猪种母猪发情持续期长,发情后要适当晚配;引入品种、培育品种的母猪发情持续期短,发情后要适当早配。就母猪年龄来讲,“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居中间”,即老龄母猪发情后要适当早配,幼龄母猪要晚配,壮龄母猪居以上两者之间配种。   3.6、实施1个情期2次配种,提高窝产仔数   母猪在1个发情期内适当增加交配或输精次数可提高窝产仔数,但也不能无限度的增加次数,以2次交配为宜。可采用重复配种,即在母猪1个发情期内用同1头公猪先后交配2次,一般在发情开始20-25h交配1次,间隔10-12h交配第2次,即可提高窝产仔数,又不会混乱血统关系。亦可采用双重配种,即在母猪1个发情期内用2头公猪(同品种或不同品种)先后交配2次,其间隔为10-15分钟。   加快养猪业的发展应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其优点是:扩大优秀种公猪的利用效率,加速猪群改良,提高猪群质量;减少种公猪饲养头数,节省饲养管理费用;减少疾病的接触传染,并可克服公母猪体格大小悬殊直接进行交配的困难。   3.7、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促进胎儿正常发育   受精是妊娠的开始,分娩是妊娠的结束,为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胚胎的生长发育。卵子在输卵管膨大部位受精,处于游离状态,逐渐向子宫角移动,在子宫内没有固定位置,仍处于游离状态,共需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定植(着床),逐渐形成胎盘,与母体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随着胎龄的增加,胎儿生长发育加快,仔猪初生重如按0g计算,30胎龄时每个胚胎重仅为2g,’80胎龄时达到g,占初生体重的29%,妊娠期的最后35d,,每个胎儿增重0g,占初生重的71%,可见,不同胎龄其体重呈直线增长。而能量、蛋白质、灰分则呈曲线增长,胎龄与42胎龄相比,干物质增长2.1倍,蛋白质1.6倍,脂肪1.9倍,灰分2.8倍,钙.6.2倍,磷3.8倍,铁13倍。   母猪每个发情期排卵20个左右,卵子的受精率在90%左右,但产仔数仅为9-12头,胚胎死亡一般为30-40%。胚胎死亡可发生在任何时期,母猪怀孕第9-23天,受精卵处于游离状态,胚胎缺乏保护物,易受环境(包括子宫内环境)的干扰,抑制胚泡的附植,此阶段胚胎主要从母猪子宫液中吸收营养维持自身的发育,由于胚胎相对生长发育加快,子宫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有限,又由于子宫内环境变化,在此时最易造成胚胎死亡。受孕后70d左右,由于胎儿生长加快,胎盘机能影响营养通过,易致胚胎死亡。   造成胚胎死亡的原因很多,与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均有密切关系。应根据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以及营养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胎儿以母体为生存条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母体供给,妊娠母猪对营养利用的特点是合成代谢效率提高,增重明显高于空怀时期,妊娠前期的代谢效率高于后期。胎儿的发育是有阶段性的,初期发育慢,随胎龄增加而加快,妊娠前期的母猪,对营养的需要主要用于自身的维持需要和复膘,初产母猪还要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用于胚胎发育很少。妊娠后期胎儿发育加快,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增加。一定要根据妊娠母猪的饲养标准和母猪的实际状况进行饲养管理,具有中等偏上的膘况,过度肥胖和消瘦均造成繁殖力下降。注意维生素、矿物质、必需氨基酸的供给,饲料体积不宜过大,妊娠后期要适当增加饲喂次数,供给充足的饮水,保证饲料质量,禁喂发霉、变质、有毒、冰冻饲料,加强管理,防止机械流产,注意环境卫生,认真搞好消毒。   3.8、安全接产,做好产后护理   根据配种记录,推算出母猪的预产期,做好产前的准备工作,观察临产征状,实施接产。   分娩分为准备、排出胎儿、排出胎衣、子宫复原四个阶段,通常情况下母猪可将始儿顺利排出,但亦有异常情况发生。母猪分娩时子宫肌和腹肌收缩强度低、次数少、时间短,不能把胎儿排出,或排出部分胎儿而发生阵缩和努责微弱,可在母猪耳根皮下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如不见效可进行人工助产;分娩时仔猪因缺氧窒息而死,据报道,死胎中约有80%左右是在分娩时死亡的,因胎盘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前部胎儿移行距离太长、脐带过早断裂;胎位不正,粘膜堵塞胎儿的气管,脐带扭转或胎衣包裹住胎儿等,宜进行安全接产。   接产时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能惊动母猪,接产人员要认真消毒,并将母猪阴户周围清洗消毒,擦净仔猪口、鼻及全身粘膜,断脐,将仔猪置于保温箱内。人工助产即用手掏出胎儿,助产人员要清洗消毒手臂,涂上凡士林,在母猪努责间歇时将手慢慢伸入阴道(手心向上),摸到胎儿后顺势拉出,术后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和使用消炎药物。   产后护理。保持安静环境,让母猪得到休息;尽快让仔猪哺乳,得到营养补充,利于恢复仔猪体温,增加母仔亲和性;为新生仔猪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给仔猪编号、剪除犬齿和断尾等。









































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asm.com/jbby/8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