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原发性输卵管癌建议收藏
输卵管的良性肿瘤少见,恶性肿瘤多数为继发性,占输卵管恶性肿瘤的80%~90%,多来自子宫和卵巢。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carcinomaoffallopiantube)发病率很低,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5%,主要根据病史和原发灶的超声表现特征、侵犯范围诊断。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为52岁。病因可能与慢性输卵管炎症有关。肿瘤转移途径有直接种植和淋巴结转移,尤其是子宫和卵巢周围淋巴结常受累,也可经血循环转移至肺部和阴道壁。临床分期与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相同。单侧多发,癌肿好发于壶腹部,起自输卵管粘膜。输卵管结节状增大、增粗呈腊肠状,外观似输卵管积水,内含血性液体,其切面见输卵管管腔扩大,壁薄,内含灰白色乳头状或菜花状赘生物。镜下癌肿为腺癌。早期无特异症状和体征,常被忽视。肿瘤进展可出现输卵管癌“三联症”,即阴道排液、腹痛、盆腔肿块。阴道排液为常见和特异性的症状,排液为浆液性、黄色、无臭,呈间歇性,量时多时少,有时为血性。病变侧下腹部隐痛、钝痛,有时阴道排液前呈绞痛。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腹肿块,妇科检查在子宫一侧盆腔内可扪及活动度差的肿物。晚期出现血性腹水。1.子宫旁不规则形肿物,无包膜,内呈混合性回声,多为腊肠形、圆形、壁较厚的囊性结构,其内为不均质低回声,囊壁上有时见乳头状结构。见图12-2-1,图12-2-2、图12-2-3、图12-2-4。2.子宫内常有宫腔线分离、宫腔积液征象,子宫大小正常,内膜无明显增厚,见图12-2-5。3.彩超显示宫旁肿块囊壁上或实质部分内见散在血流信号,与卵巢恶性肿瘤相似,血流呈低阻力型,RI值小于0.4,见图12-2-6。
图12-1-1炎症增粗的输卵管声像
图12-2-2输卵管癌声像(2)
图12-2-3输卵管癌声像(3)
图12-2-4输卵管癌声像(4)
图12-2-5输卵管癌并宫腔积液声像
图12-2-6输卵管癌彩超表现与血流频谱
1.卵巢囊腺瘤:输卵管癌肿瘤增大时超声图像上与卵巢囊腺癌相似,加上癌肿多侵犯卵巢,故常被误诊为卵巢囊腺瘤。此时鉴别的关键为病史,不规则阴道排液是重要的鉴别依据。2.输卵管卵巢脓肿:单纯声像图上难以鉴别,病史有时不典型,无发热腹痛时炎症容易漏诊,需结合妇科双合诊,若附件区有明显压痛可帮助诊断。输卵管癌图像无特异性,定位诊断困难。医院22年共收治14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超声检查全部发现盆腔肿块,但仅有5例提示输卵管癌,均为有阴道排液病史、合并有宫腔少许积液。因此对本病的超声诊断应强调密切结合病史和妇科双合诊,对以阴道排液为主诉的绝经期妇女应常规使用经阴道彩超检查,如果在肿块一侧见到正常的卵巢结构,则肿块来自输卵管可能性较大。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各位超人投稿。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