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输卵管积水 > 疾病用药

子宫肌瘤是什么,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危害只

妇科炎症不可小视!关爱女性生殖健康从靓密做起!

预防大于治疗,女人要对自己好点,靓密私护加爱泡泡用起来!

子宫肌瘤(uterinemyoma)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蹄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

子宫肌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其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子宫平滑肌瘤,恶心肿瘤为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

据尸检统计,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

大多数子宫肌瘤是良性的。但由于子宫肌瘤倾向于多发,因此,在育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肌瘤可能逐渐增大增多,肌瘤剔除手术亦有可能复发。子宫肌瘤的恶变率很低,约为0.4-0.8%。但仍需警惕恶变风险。

子宫肌瘤通常可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或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等,由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可表现出月经过多、下腹部包块或排尿、排便困难等临床表现

病因介绍:

因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退,提示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

生物化学检测证实肌瘤中雌二醇的雌酮转化明显低于正常肌组织;肌瘤中雌激素受体浓度明显高于周边肌组织,故认为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研究还证实了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刺激肌瘤生长的作用。

细胞遗传学研究显示25%-50%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包括12号和14号染色体长臂片段相互换位、12号染色体长臂重排、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等

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值而成,多发性子宫肌瘤是由不同克隆细胞形成

疾病分类:

(1)按肌瘤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10%).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3类:

1)肌壁间肌瘤:占60%~70%,肌瘤位于子宫肌壁间,周围均被肌层包围。

2)浆膜下肌瘤:约占20%,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并突出于子宫表面,肌瘤表面仅由子宫浆膜覆盖。

若瘤体继续向浆膜面生长,仅有―蒂与子宫相连,称为带蒂浆膜下肌瘤,营养由蒂部血管供应。若血供不足肌瘤可变性坏死。

若蒂扭转断裂,肌瘤脱落形成游离性肌瘤。若肌瘤位于宫体侧壁向宫旁生长突出于阔韧带两叶之间,称为阔韧带肌瘤。

3)黏膜下肌瘤:占10%~15%,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常引起子宫收缩,肌瘤可被挤出宫颈外口而突入阴道。

子宫肌瘤常为多个,各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病理分析:

(1)肌瘤为实质性球形包块,表面光滑,质地较子宫肌层硬,压迫周围肌壁纤维形成假包膜,肌瘤与假包膜间有一层疏松网状间隙,故易剥出。

肌瘤长大或多个相融合时,呈不规则形状,切面呈灰白色,可见漩涡状或编织状结构。颜色和硬度与纤维组织多少有关。

(2)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细胞和不等量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肌细胞大小均匀,排列成漩涡状或棚状,核为杆状。

极少情况下尚有一些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如富细胞性、奇异型、核分裂活跃、上皮样平滑肌瘤及静脉内和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等,这类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的性质及恶性潜能尚有待确定。

临床表现

症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症状与肌瘤生长部位、有无变性相关,而与肌瘤大小、数目关系不大

患有多个浆膜下肌瘤者未必有症状,而一个较小的黏膜下肌瘤常可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过多。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

(1)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大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黏膜下肌瘤伴有坏死感染时,可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血样脓性排液。长期经量增多可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2)下腹包块:肌瘤较小时在腹部摸不到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时可从腹部触及。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脱出于阴道外,患者可因外阴脱出肿物就医。

(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子宫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样白带。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溢液。

(4)压迫症状: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峡部或后壁)可引起下腹坠胀不适、便秘等症状

阔韧带肌瘤或宫颈巨型肌瘤向侧方发展,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使上泌尿路受阻,形成输尿管扩张甚至发生肾盂积水。

(5)其他:包括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经期加重。

肌瘤红色样变时有急性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及肿瘤局部压痛;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有急性腹痛;子宫黏膜下肌瘤由宫腔向外排出时也可引起腹痛,黏膜下肌瘤蒂扭转可有急性腹痛;子宫黏膜下肌瘤由宫腔向外排出时也可引起腹痛。

黏膜下和引起宫腔变形的肌壁间肌瘤可引起不孕或流产

2.体征与肌瘤大小、位置、数目及有无变性相关。大肌瘤可在下腹部扪及实质性不规则肿块。

妇科检查扪及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浆膜下肌瘤可扪及单个实质性球状肿块与子宫有蒂相连。

黏膜下肌瘤位于宫腔内者子宫均匀增大,脱出于宫颈外口者.窥器检查即可看到宫颈口处有肿物,粉红色,表面光滑,宫颈四周边缘清楚。若伴感染时可有坏死、出血及脓性分泌物。

子宫肌瘤不及时治疗的危害:

1、癌变:子宫肌瘤本是良性肿瘤,但少数妇女仍然难逃恶变之虞(恶变率约为1%),这在大龄女性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肌瘤生长迅速者或绝经后肌瘤患者应提高警惕。

  2、不孕:子宫肌瘤患者因子宫角部的肌瘤组织压迫输卵管入口,使子宫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最终导致不孕症。子宫肌瘤导致不孕的几率高达27%,在子宫肌瘤治愈后大部分患者又可怀孕。

 3、流产:肌瘤常使子宫增大,宫腔弯曲变形,导致流产。此外,据统计表明,肌瘤患者的自然流产率也较常人为高,其比例是4:1。

4、继发性贫血:子宫肌瘤会导致月经出血过多,时间一长,便会引起继发性贫血,甚至促发贫血性心脏病。严重之时,患者会有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不良症状。

5、感染及化脓:子宫肌瘤会引起盆腔充血和感染,其感染多是瘤蒂扭转所酿成的恶果,而血源性感染则极为罕见。感染之后,少数患者在肿瘤组织中形成脓肿,其余则表现为化脓性。

 6、粘连或炎症:浆膜下子宫肌瘤蒂扭转后会发生肠粘连,进而受到肠道细菌感染,发炎的肌瘤会与子宫附件相粘连,引发化脓性炎症。另一方面,肌瘤也会因出血而促使致病菌侵犯其它宫腔器官,引发附件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7、肌瘤游离:浆膜下子宫肌瘤可在蒂部发生扭转,引起急性腹痛,严重时不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可能由于瘤蒂扭断而形成游离肌瘤。当然,扭转的肌瘤也可带动整个子宫,引起子宫轴性扭转(发生部位多在子宫颈管内口附近)

8、扭转:

  浆膜下肌瘤可在蒂部发生扭转,引起急性腹痛。瘤蒂扭转严重者若不立即进行手术或不能自行转回,则可能由于瘤蒂扭断而形成游离肌瘤,已如前述。扭转的肌瘤也可带动整个子宫,引起子宫轴性扭转。

子宫扭转的部位多在子宫颈管内口附近,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多由于较大的浆膜下肌瘤附着在子宫底部而子宫颈管又较细长所致。症状、体征与卵巢囊瘤蒂扭转近拟只是包块较硬。

 子宫肌瘤是一种对性激素依赖的肿瘤,它往往发生在正常的子宫上,也偶尔发生在始基子宫上。在性成熟期前和绝经期后发病的少见,随着进入绝经期后原有的子宫肌瘤常常停止生长,甚至逐渐缩小。长期使用性激素的患者,容易诱发子宫肌瘤,或使原有的肌瘤增大。

只有子宫健康才能保持年轻!咱们靓密的家人,太幸福了!

女人要对自己好点,预防大于治疗,靓密私护加爱泡泡保养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asm.com/jbyy/10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