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隆蛋鸡的饲养管理细则
一.育雏(0---42日龄)
1---42日龄为商品蛋鸡的育雏期,雏鸡出壳消化机能不健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靠两个来源:1.是靠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质饲料;2.靠雏鸡的本身腹中未吸收完的卵黄囊提供营养物质.雏鸡对卵黄囊吸收的快慢,取决于两个条件:1.温度,温度在33---34摄氏度有利于吸收;2.饮水,充足的饮水能增加卵黄里营养物质的转化和代谢.
(一)雏鸡到达前7天的工作日程
时间
主要工作
接雏前七天
1.清除育雏舍内一切和育雏无关的物品.2修理门窗,安装防鼠雀网板.3.冲洗墙地面4.喷洒消毒剂绿源。
接雏前五天
1.喷洒消毒剂绿源2.铺平垫料3.放置饮水器,料桶和其他用品.
接雏前三天
检查加热设备,使育雏舍升温,观察升温情况,达不到温度要求,要采取补救措施.
接雏前一天
1.育雏舍升温,高温区地面温度达到35℃,育雏舍全面积温度达25℃.2.准备20公斤凉开水(只雏鸡).3.准备10公斤开食饲料(只雏鸡).
(二)雏鸡1---7日龄饲养管理日程
时间
主要工作
第一天(1日龄)
1.将雏鸡尽快放入育雏室,育雏温度要保持35—36℃,前后夜温度要均匀。
2.鸡到鸡舍后要尽快让鸡喝凉开水,水中必须要加8—10%糖供鸡饮水,一般让鸡连续饮用3—6个小时.
3.当鸡油1/3到处啄时,就开始加料饲喂,要做到少添勤给,以刺激鸡尽快开食.
4.饮水中加入黄芪金维他,连饮10—20小时.
5.光照23小时,要用60—灯泡.
6.湿度65%.
第2---3天(2---3日龄)
1.观察鸡群,挑出残弱雏,并记录死淘数.
2.鸡群死亡超过1%,应详细分析每只死雏的原因,采取紧急措施.
3.开始使用全价配合料,蛋白质含量达到20%,能量达到卡,黄芪金维他加倍量.
4.饮水中加入聚核多肽全日饮用.
5.光照23小时.
6.湿度65%.
第4---7天(4---7日龄)
1.育雏舍高温区温度降低到33℃.
2.注意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吃喝情况,发现异常,要分析原因,要立即改进.
3.光照每日递减0.5小时.
4.湿度65%.
5.饮水中键入黄芪金维他,全日饮用.
(三)雏鸡8---14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
1.育雏舍高温区温度降低到32℃.
2.光照控制到21小时.
3.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全日饮用.
4.观察鸡群,注意时否有血样粪便,开始用肠安之星对球虫病进行预防.
5.将围栏扩大三分之一,增加活动面积.
6.9日龄进行断啄,上啄断1/2.下啄断1/3,为防止出血,断啄前两天和后天要在饲料中加维生素K3和维生素C。
(四)雏鸡15---21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
1.育雏舍高温区温度降低到30℃.
2.继续加强鸡球虫,鸡白痢的防治,可用肠安之星和氟特+阿莫仙混饲.
3.观察鸡群注意法式囊病前期表现,如果鸡突然大批伏卧垫料上,不吃不喝.啄肛现象严重,应首先考虑发生发氏囊病.
4.鸡群消毒,每周2次以上,使用绿源消毒(按产品说明书).
5.光照控制到20小时.
6.将围栏再扩大三分之一,增加活动面积.
(五)雏鸡22---28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
1.育雏舍温度保持在28℃.
2.坚持带鸡消毒每周1--2次,使用绿源消毒(按产品说明书).
3.扩大围栏一倍,更换料桶,中型饮水器.
4.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育雏舍空气清新.
5.注意发氏囊病发生,一旦发病立即用黄芪金维他和免疫抗毒颗粒饮喂,重者并尽快注射法氏囊-新城疫高免卵黄或双抗血清,将鸡群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并避免发生新城疫.
(六)雏鸡29---42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
1.育雏舍温度下降到25℃.遇到狂风,暴雨袭击时,适当提高1—2℃.,并在饮水中加入免疫抗毒颗粒或黄芪金维他以防应激.
2.扩大围栏一倍或去掉围栏,将饲养面积尽量扩大到密度标准.
3.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垫料干燥.
4.光照控制在18小时以内或自然光照.
5.称体重,对照品种标准,如普遍超标,应提前更换饲料,如普遍低于标准,应继续使用雏鸡
饲料,什么时候达到标准,就什么时候更换饲料.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育成期是指43日龄到49日龄的青年鸡.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指提高成活率,提高整齐度,为产蛋期打基础.要求一个月测一次体重,如大群鸡体重达不到标准,要改变饲料配方,增加料中蛋白质含量.如少数鸡体重查的多,可分出来喂雏鸡料,以保证按期开产,早期达到高峰.
(一)育成鸡的特点及要求
育成期生长发育仍很迅速,其主要是骨骼的发育.饲养中防止过肥,早熟,为产蛋鸡开产日期整齐,高峰期持续时间,产蛋率高打下基础.
(二)育成鸡的营养需求
1.高能量,高蛋白的日粮,使鸡的脂肪过多,骨骼发育不良.低蛋白质的日粮,可使骨骼发育良好.7—12周,粗蛋白14—16%,从13周开始,每周降1%,降至13—14%为止,维持到开产前.
2.对钙的要求,尽量喂含钙较少的日粮.在满足骨骼发育的前提下,喂给较少的日粮,锻炼鸡保留钙的能力.
3.注意钙磷平衡,防止软腿病发生,要特别注意维生素AD3的含量.
(三)限制饲养在育成阶段
为了延迟雏鸡性成熟,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节省饲料.应对8---17周龄的雏鸡进行限制饲养.限制饲养的方法:
1.限制法:配置饲料的时候,把代谢能和蛋白质含量适当降低,使日粮种粗蛋白的含量为13%左右,代谢能的含量降低到2.6兆卡/千克.增加糠麸类饲料用量,粗纤维含量可为5—7%.
2.限料法:用全价配合饲料,控制每天每只鸡的平均采食量,限制到充分采食量的80—90%.
3.限时法:蛋用育成鸡每周可以停喂1—2天,或每天限时饲喂.如体重符合标准要求,也可以不限饲料.限制要平均,让每只鸡同时都能吃到饲料.要定期称重,要求限制饲养的鸡群的平均体重比正常饲喂的鸡的群低10—20%.如果体重低于30%,就应该改变饲喂方法.限制饲养和控制光照,适当缩短光照,效果更好.
(四)育成鸡的管理
1.光照
育成鸡每天光照时间由10小时逐渐缩短到9小时,以后维持到8小时直至16周龄(原则是根据体重灵活掌握光照制度).
2.断啄
在育雏育成期要做好鸡断啄.断啄一般在7—10日龄.对于前期体弱的鸡可在10—14周龄断,在18—20周龄最后一次查漏补缺.
3.称重管理
参照育雏规定的雏鸡体重指标,每周随机抽测5—10%检查饲养管理效果.一般一群鸡油85%的个体在体重指标内,则认为该鸡群正常,若低于85%,加强营养,使鸡平均体重尽快达到要求体重,若超过标准体重,要适当限饲.
4.控制性成熟
要求产蛋率50%日龄为日龄;过早过晚对蛋鸡产蛋期的生产性能都有影响,要通过饲料营养及光照时间进行控制.
5.选择优质鸡
选择和淘汰的重点在由育雏舍转入育成舍(7周),由育成舍转入产蛋舍(18周)进行,选留生长正常、无残疾的鸡.
6.开产前的管理
在18周龄时进行称重,若体重达到标准重量(1.5公斤),应每周增加30分钟光照时间直到16消失为止,产蛋率达到50%换高产蛋鸡料。
7.转群
转群是鸡群饲养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要做到以下几点:
(1)按时转群:6—7周龄转入育成舍,到18周龄转入蛋鸡舍;
(2)转群前停水2—4小时,前后六天饮水中加入免疫抗毒颗粒+黄芪金维他,料中拌肠安之星。
(3)做好产蛋期管理,淘汰不合格蛋鸡。
(五)育成鸡饲养管理规程
1.限制饲喂,每日4次(7:00,11:00,15:00,18:30),按耗料标准控制用量。
2.每2周称重一次,根据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饲喂方法。
3.水槽经常保证有水,没有就加。
4.每周喂一次大砂,用量为每只鸡5斤。
5.采取自然光照,不需人工光照。
6.每月最后一天对鸡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7.每天刷洗一次水槽或不超过两天一次,每日打扫一次卫生。
8.及时清粪。
9.注意通风换气,夏季做好降温防暑工作。
10.及时挑出笼内的病瘫及弱小鸡,单独饲喂,或及时淘汰,及时处理死鸡。
11.做好各种表格的记录工作。
12.注意防鼠、防盗、注意安全生产。
13.每星期一次黄芪金维他,用量按说明。
三、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产蛋期的生理特点
1.体内激素分泌旺盛.
2.生殖系统代谢强,对光照敏感.
3.营养物质代谢率高.从16周开始增加光照,每周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增加30分钟直到产蛋高峰的16小时,产蛋高峰过后,根据具体情况渐增加时间至16—17小时,最长17小时至产蛋结束.
(二)饲料营养
产蛋前到产蛋率5%(19---22周龄)时的蛋鸡,在产蛋前处于机体继续发育阶段.在20℃.的环境条件下,每只每天若采食—千卡代谢能,粗蛋白质16克、钙2.5—3克时才能满足产蛋前的营养需要,为准备迎接产蛋高峰到来打好基础,所以不可忽视这个阶段的饲养.
产蛋率10%至产蛋高峰期持续的饲养(24—44周龄)每只鸡每天需丰富的营养,每天采食g,料中含粗蛋白19—20g,钙类4.2—4.6g,其中50%钙以贝壳为主,在每天下午饲喂效果好。产蛋高峰期营养水平不能随便变动,以高营养水平紧跟产蛋高峰的生理需要,才能使产蛋持续期长。与此同时,要注意母鸡体重变化,此阶段体重允许比开产初期体重高15%为宜,防止过肥或过瘦。
产蛋高峰期过后的饲养(60---72周龄),此阶段出现产蛋率缓慢下降,当产蛋率低于80%以后,日粮种粗蛋白质为15—16%,保持原有钙含量,必须时可减少喂料量,防止鸡过肥。
(三)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包括初产期的饲养、高产期的饲养及终产期的饲养。
1.初产期的饲养(日龄---日龄):此阶段是蛋鸡饲养的关键时期,由于大部分蛋鸡由非产蛋状态,突然转入产蛋状态,体内激素分泌不稳定、抵抗力下降常出现畸形蛋、带血蛋等,并且饲养管理不当,还会经常突然死亡,因此要每隔10-15日,阿莫仙+聚核多肽,拌料,黄芪金维他饮水,连用三天。可以避免此类死亡、另外由于产蛋率的直线上升,相应的饲料营养包括蛋白水平和钙磷平衡,要及时调整到高营养要求。
2.高产蛋期的饲养(-日龄):此阶段是饲养蛋鸡效益最高的时期,此阶段饲养的关键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促高产、延长高产期、降低死淘率。在饲养上要做到以下方面的要求:
(1)调整饲料:根据品种要求,把饲料的蛋白水平调到比要求水平高5%水平,并且夏季要在增加5%。
(2)注意钙的补充及钙的平衡,产蛋期钙的需要比生长期高3-4倍,高产期钙磷的比例为4-6:1。
(3)注意维生素的含量,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易被氧化,更易却乏,夏季应在饮水中另加黄芪金维他或防暑应激灵。
(4)减少各种应激:饲料要稳定,尽量不要打针、驱虫、断料、停电、停光、温度太高及室内有害气体超标。
3.终产期的管理(日龄—日龄)
此阶段产蛋率下降到80%以下,由于蛋鸡产蛋性能降低。对蛋白质的需要相应降低,饲料中多余的能量变成脂肪,蛋鸡易过肥,所以鸡产蛋率下降1周后降低蛋白质及能量的水平。另外由于终产期部分蛋鸡产蛋率低或停产,因此一定要做好淘汰工作,要想获得较高经济利益,必须及时淘汰且使终产期的平均产蛋率保持在80%左右。
(四)蛋鸡的日常管理
1.注意观察鸡群
每天早晚各一次,到鸡舍内查看鸡群采食量、排粪情况、鸡体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将鸡隔离,观察治疗。
早晨喂鸡前,健康鸡表现出饥饿、盼料入槽的强食欲行为,鸡冠鲜红,有光泽。若有病态时,则冠鬓暗淡或苍白,呆立一角,行走缓慢,嗉囊膨大或行走腹部摆晃,表现出精神忧郁、不欢的病态,或者嗉囊炎、腹内积水和输卵管炎症等病。粪便检查,正常鸡粪为软、硬适中,成团带点白色或稀水,属于蛋白质代谢后的尿酸盐,有时排黄褐色的糖鸡屎(从盲肠里排出)。病鸡粪便常出现灰白色,下痢腥臭属于鸡白痢。如拉黄绿色稀粪为霍乱、鸡新城疫、伤寒等病。
2.保证好稳定的环境气候
创造适宜的小气候,要求鸡舍的环境气候相对稳定。温度、湿度、光照要符合鸡的
生理要求。温度保持在10—20℃为宜,冬季防止舍温低于7℃,否则增加饲料消耗,产蛋率明显下降。所以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但气温超过25℃后对鸡代谢有影响。夏季舍温达30℃,产蛋率受影响,在产蛋高峰期,每天保持光照16小时,人工补充光照要相对稳定。鸡舍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使鸡常年感到舒适。
保证合适的密度和完善的设备,平养鸡在产蛋季节要设有足够的产蛋箱,产蛋箱垫料要经常更换。
维持固定的工作程序,饲养人员要固定,饲养员进入鸡舍要轻手轻脚,严禁外人进入鸡舍。每天关灯、喂料、清粪、打扫卫生的时间要固定。日粮改变要有一周的过渡时间。
3.光照控制
从第16周开始增加光照,每周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增加30分钟,直至16小时,产蛋高峰过后根据情况渐增光照到16—17小时,最长17小时到产蛋结束。
(五)蛋鸡的季节管理
1.春季管理
(1).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水平.
(2).对鸡舍进行一次彻底清扫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春季是新城疫、禽流感流行的季节,应加以监测。
(3).对春季不产蛋的鸡及早淘汰.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2.夏季管理
鸡无汗腺,体温调节能力差,夏季应做好降温防暑工作.
(1)室温超过30℃立即使用防暑应激灵。
(2)减少鸡舍受到的辐射和反射热。采取的措施有:
在鸡舍的四周种上树,搭上凉棚,但不能影响通风。
增设顶棚
防止鸡舍周围地面裸露,减少反射热。
对屋顶进行喷水。
加大鸡舍的换气量和气流速度,夏季可以全部打开鸡舍的门窗。
喂料要少喂,勤添,把喂料时间集中在早、晚。
调整日粮浓度,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在饲料中增加黄芪金维他,以提高抗应激能力,供给清凉的饮水。
及时清粪注意防止蝇、蚊子滋生、减少疾病传播,绿源是一种能带畜禽及饮水消毒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药,夏季使用更佳.
3.秋季管理
秋季日照时间逐渐变短,昼夜温差大,大多数鸡开始换羽,所以应做好补充关照和鸡的换羽管理工作。采取的措施有:
(1)注意温差,尽量减少外界环境突然变化对产蛋鸡的影响。
(2)补充光照,鸡的光照时间保持在16小时。
(3)对于换羽停产的鸡要及早淘汰。
(4)做好防疫工作,此时防疫可避免在产蛋高峰期时防疫。
4.冬季管理
(1)要避免穿堂风在鸡舍内通过,对开放性鸡舍,窗户用塑料膜订起来。有运动场的鸡出舍前要有过渡时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鸡舍进行取暖增温,但要防止煤气中毒。
(2)应注意补充光照,使关照时间保持在16小时左右。
(3)配合日粮中提高代谢能水平。
(六)产蛋鸡饲养管理规程
1.为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规范饲养,减少疾病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2.饲养员要有较强的责任感,认真负责,不拍吃苦,服从分配,遵守劳动纪律,注意安全生产.
3.定时饲喂,一日4次(6:00,11:00,13:00,19:00)每日每鸡定量—g,早晚两次适当多喂。中间两次适当少喂。
4.供给清洁饮水,每日早8:00清洗水槽或不超过2天清洗一次,饮水供要保证水槽不断水。
5.每日9:00打扫一次卫生,保证舍内清洁。
6.每日光照16个,早6:00开灯,晚10:00点关灯。自然光照不足时开灯补光,节约用电,注意安全。
7.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夏季及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8.定时拾蛋,每天下午4—6点为拾蛋入库时间,拾蛋时要小心从事以防破损.
9.每星期投喂一次大砂,用量按每只鸡斤计,把大砂洗净消毒后拌入饲料中.
10.每月最后一天,对鸡舍及全场区全面消毒一次.
11.及时清粪.
12.实事求是的做好一切记录工作.
13.经常检查鸡群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14.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单独饲养观察,死鸡及时处理,不得在鸡舍内乱扔.
四、蛋鸡的光照
(一)光照子程序
适宜的光照体系对鸡的活力、物质代谢、生长发育和生长性能的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光照的总原则是育雏前期光照要求时间长、光照强度强,育成期绝对不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产蛋期绝对不能减少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产蛋鸡光照最强不能超过4w/m2,光照时间最长不超过17个小时。
1.开放式鸡舍光照控制原则:参考下表“光照强度”。
2.在开始7天内23小时光照。
3.在2—4周龄内,把光照时间逐渐减少到每天20小时。
4.从5周龄以后
(1)对4月1日、9月15日出雏小鸡,5—20周内都用自然光照,不用人工光照。
(2)对9月16日、3月31日出雏小鸡,计算当达到20周时当地的自然光照,然后再5—20周龄这段时间内,逐渐把光照从19小时减少到20周时的自然光照时间。
(二)光照强度(标准灯泡)
周龄
光照总量
互数/m2
烛光
0----2
4
2
2----4
3
1
4----20
2
0.75
产蛋鸡
3.5
1.5
注:灯泡必须悬挂舍内,每天检查并打扫上面的灰尘(灯光:10.76勒克司/m2)
金隆蛋鸡免疫程序表
日期
免疫程序
1日龄
注射马立克氏疫苗,皮下注射
3日龄
传染性支气管炎H+肾传支弱毒苗混合滴鼻、点眼
6日龄
法氏囊苗1.5倍量滴口
11日龄
传染性支气管炎H二倍量饮水
20日龄
鸡法氏囊中等毒力苗饮水
25日龄
传染性支气管炎H52三倍量饮水
30日龄
鸡城疫Ⅳ系+传染性支气管炎H52,饮水或滴鼻
35日龄
法氏囊苗3倍量饮水
45日龄
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滴眼、擦肛
50日龄
H5或H5/H9灭活苗胸部肌注0.3/只
60日龄
注射新城疫Ⅰ系,2羽份肌注
80日龄
H5/H9灭活苗胸部肌肉注射0.5ml
90日龄
鸡传染性鼻炎油苗皮下注射0.5/只,鸡痘苗倍稀释,皮下刺种2针
日龄
传染性脑脊髓炎弱毒苗饮水或油苗注射。注射禽流感油苗0.5ml/羽
日龄
喉气管炎弱毒苗点眼、擦肛、支原体油苗0.5ml/只皮下注射
---日龄
新支减油苗皮下注射1ml/只或新减二联+支气管二价油苗皮下注射1毫升。再配合H52+肾支弱毒苗饮水。
日龄
法氏囊油苗皮下注射0.5ml/只
1岁以上
每年接种一次,鸡新城疫Ⅳ系弱毒功油乳剂苗。
金隆蛋鸡预防用药程序表
日龄
主要预防疾病
用药
1日龄
作邹鸡开口水,防脱水
黄芪金维他
2---6日龄
提高机体抵搞力,预防肠道疾病
聚核多肽
8---10日龄
预防慢呼
咳喘灵散+呼畅
13---17日龄
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
痢停+杆净+阿莫仙
25---27日龄
预防法氏囊病及霉形体并发大肠杆菌病
氟特+阿莫仙+免疫抗毒颗粒
32---34日龄
预防球虫病及白冠病
肠安之星+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三磺菌治+黄芪多糖
37---40日龄
预防病毒性疾病及肠道病
黄芪多糖+免疫抗毒颗粒+清瘟败毒散
45---50日龄
预防球虫病及白冠病
肠安之星+三磺菌治
62---67日龄
预防新城疫及霉形体病
别咳+呼畅+免疫抗毒颗粒+聚核多肽
77---80日龄
预防大肠杆菌病
氟特+阿莫仙
92---95日龄
预防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及白冠病
呼畅+三磺菌治+杆快好
---日龄
预防新城疫及呼吸道病
别咳+聚核多肽
全期
预防输卵管炎、提高产蛋率
黄芪多糖+黄芪金维他+卵宝
金隆增蛋宝典:
卵宝+黄金维他+聚核多肽(来延长产蛋期、改善鸡蛋大小、蛋壳着色度和减少输卵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