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虽常见,治疗不当危害大
近期,我院小儿外科一病区收治了一名1岁的小男孩,其右侧阴囊肿如小孩拳头般大小。据家长介绍,医院检查为小儿疝气,因不想手术治疗,在当地诊所打针,进行所谓的封闭治疗,结果阴囊越肿越大,这才来到豫北地区实力最强的我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小儿外科一病区主任宋翠萍为小男孩实施手术过程中发现,由于进行了不当治疗,产生了严重的组织粘连,更加让人痛心的是,小男孩右侧的输精管已经被挤压得极细且呈现出纤维化,将对其生育功能造成很大且不可逆转的损伤。
据宋翠萍主任介绍,小儿疝气是小儿腹股沟疝的俗称,绝大多数为先天性疾病,发生率为1-4%,且男孩发生率是女孩的10倍左右。小儿腹股沟疝的病因是由于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其腹膜鞘状突闭合不良,遗留了通向腹腔的囊袋,导致腹腔内肠管、大网膜、卵巢、输卵管等经未闭的鞘状突进入腹股沟或阴囊区形成疝气。
(图为:小肠进入阴囊,造成阴囊肿大)
小儿腹股沟疝的典型症状是腹股沟区的可复性包块,即在大腿根部突出一个包块,可大可小,身体站立位时突出,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时包块增大,平卧或睡眠时变小或消失。很多患儿的腹股沟疝进入阴囊,造成阴囊一大一小或双侧增大。当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考虑孩子患有腹股沟疝,应及时到具有开展小医院就诊。
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可因腹股沟疝的挤压而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更为严重的是,疝囊内的肠管或大网膜等易受到挤压引起水肿,使腹股沟疝回纳困难,导致腹股沟疝嵌顿,引起肠梗阻、肠管坏死(或卵巢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需要急诊手术治疗,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宋翠萍主任呼吁
小儿腹股沟疝是儿童常见外科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切莫在小诊所进行不规范的治疗,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科室简介小儿外科一病区
新医院小儿外科是豫北地区唯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小儿外科专业科室,人才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随着专业细化、特色诊疗的深入开展,小儿外科分为两个病区。
小儿外科一病区目前位于老住院部11层,拥有正规床位41张,现有医护人员19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护士10名。具有坚实的儿外科专业理论知识,技术精湛,操作规范,临床经验丰富,是一支具有高水平的专业队伍。
小儿外科一病区设备先进、齐全,拥有小儿膀胱镜、输尿管镜、小阴茎治疗仪、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肛门直肠测压仪、“C”型臂X线光机、空气灌肠复位仪、光子治疗仪、新生儿暖箱、床旁监护仪和微泵输液仪等。
目前开展了小儿普外、小儿泌尿外、小儿骨外、小儿普胸、矫形外科、小儿实体肿瘤及新生儿外科。对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如先天性腹股沟斜疝、隐睾、鞘膜积液、急性肠套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各型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闭锁、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食管闭锁、贲门失弛缓症、血管瘤和淋巴管瘤、尿道下裂并阴茎阴囊转位、创伤(四肢骨折和脱位)、骨髓炎、马蹄足、多指(趾)畸形、股骨头骨软骨炎、漏斗胸、脑瘫后遗症畸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尤其对微创治疗漏斗胸、臂丛神经损伤、小儿急性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先天性肾积水、巨输尿管、尿道下裂、隐匿性阴茎、先天性髋脱位、颈椎脱位、骨肿瘤、斜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各种畸形等有较深入的研究。
在河南省率先开展了对大小便失禁患儿进行盆底肌生物反馈的治疗,在豫北地区率先开展了婴幼儿膀胱镜和输尿管镜在泌尿系疾病的治疗,如输尿管膀胱结石、肾积水、巨输尿管、后尿道瓣膜等;对尿道下裂、隐匿性阴茎以及肥胖儿童小阴茎的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小儿实体肿瘤有一套规范的治疗方法;对新生儿外科疾病有较完善的治疗方法和管理措施。
现承担省级和厅局级课题4项,获科研成果奖5项,发表国家级论文70余篇,撰写专著10余部。
特色仪器:
肛门直肠测压仪:对先天性巨结肠、巨结肠同源病和习惯性便秘有重要诊断意义。
外生殖器治疗仪:对阴茎短小、青少年外生殖器发育迟缓、肥胖儿隐匿性阴茎以及尿道下裂术后阴茎短小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生物电刺激反馈仪:对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困难、盆底失迟缓综合征、盆底松弛综合征、大小便失禁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肛门手术后的大便污粪和失禁、脱肛、脊柱裂术后的大小便功能不全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任何副作用。
联系-
专家简介宋翠萍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小儿外科一病区主任兼小儿外科教研室主任。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经验,在豫北地区小儿外科及儿科领域里享有很高的声誉。
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进修学习小儿外科。现任河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儿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被聘为《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特约编委。
年首例开展豫北地区先天性食管闭锁、贲门失弛缓征手术;年独立开展了先天性胆道闭锁手术治疗;年带领科室开展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Snodgrass术式)、儿童腹腔镜手术及一穴肛经后矢状入路肛门尿道阴道一期成形术;年带领全科开展漏斗胸的微创矫治术;年在河南省首例开展了对大小便失禁患儿进行盆底肌生物反馈的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年在豫北地区首例开展了婴幼儿膀胱镜和输尿管镜在泌尿系疾病的应用,如输尿管膀胱结石、肾积水、巨输尿管、后尿道瓣膜病等;年开展了改良式Snodgrass和改良式Dukket术式一期治疗尿道下裂术,皆取的良好效果。
目前对尿道下裂、隐匿性阴茎以及肥胖儿童小阴茎的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小儿实体肿瘤有一套规范的治疗方法;对新生儿外科疾病有较完善的治疗方法和管理措施。
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三项,目前承担省地厅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论文40余篇,撰写专著4部。
陈金兰主任医师,副教授,小儿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儿科系,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年任小儿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医院专修小儿骨科。现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小儿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小儿肢体畸形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骨科学会小儿骨科学组委员;河南省医疗事故(医疗损害)技术鉴定专家;河南省新乡市医疗事故(医疗损害)技术鉴定专家;多次担任新乡市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考官。
专业特长:
小儿骨科:擅长小儿臂丛神经损伤、肌性斜颈、漏斗胸、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无菌坏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骨肿瘤、脊髓栓系综合征、先天性手、足畸形及四肢骨折、感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在小儿骨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小儿普外:擅长小儿普外先天畸形的诊治,在小儿消化道疾病如肠闭锁、肛门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作者:刘红霞
图片:宋鹏翀
本期编辑:弥庆宇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