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考官方指导用书细节变化情况
01康康笔记正在编写中,预计年后发货,笔记根据01年中医官方指导用书进行编写,为了编写笔记,大纲细则具体变化的情况,我进行了详细的校对,以下为笔试15门01中医执业官方指导用书较00年中医执业官方指导用书(笔试部分)的具体变化情况。
大纲的变化概况请参考此篇文章
01中医执业笔试部分重点变化整理情况(较00的官方指导用书具体变化)1、《中医基础理论》变化微小。(1)肝的功能中主藏血,防止出血:新版为肝主藏血,以防止出血(00版本为肝主凝血以防止出血)。
、《中医诊断学》变动不大,个别证型表现有删减和增加。(1)望神失神里面,邪盛神乱,这里临床意义表述有误,其实就是临床表现后面那句话,没有气血功能严重障碍的说法,给删除了。()焦虑恐惧: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心胆气虚,心神失养:卑惵、脏躁,新版本删除了卑惵,提示多见于脏躁病人(3)五色主病中的黑色,肾虚、寒证、水饮、瘀血、疼痛(00版本为剧痛,改为疼痛)(4)问寒热,但热不寒中的发热,潮热的“骨蒸潮热”,01改成了“阴虚潮热”。(5)问汗:手足心汗的意义,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或阴虚阳亢或中焦湿热郁蒸,或阳气内郁所致;01中删除了“脾虚运化失常”这个意义(6)六淫辨证的湿淫证,01版本,删除了由内湿导致的湿(编写者认为:脾虚致湿,本质是脾虚的辨证,并不是六淫证的辨证),所以内容改为病位偏表:湿郁肌肤,阻滞经气→皮肤湿疹、瘙痒,或有恶寒微热病位偏里:阻滞气机,困遏清阳→脘腹痞胀、纳呆、恶心、便稀等为主(7)火邪辨证一样的道理,删除了过食辛辣食物,情志化火,脏腑气机过旺的描述,这里也是考虑到并不是六淫辨证的由来,而是情志辨证或脏腑辨证的来由。(8)津液病辨证,溢饮——饮溢四肢:肢体沉重,酸痛,或浮肿,小便不利:饮邪流行,溢于四肢(00版本为饮溢四肢→饮邪流行,溢于四肢)(9)第十四单元 三焦辨证中的上焦、中焦辨证改了很多,主要是上焦辨证①邪犯肺卫:发热,微恶风寒,微汗出,脉浮数;②邪热壅肺:但热不寒,多汗,烦躁口渴,气喘,苔黄脉数;③邪陷心包:高热,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中焦①阳明燥热:身热、腹满、便秘、苔黄燥、脉沉实等为主要表现;②太阴湿热:身热不扬、脘痞欲呕、头身困重、苔黄腻、脉濡数
3、《中药学》变动比较大,部分药物主治应用有删减或增加,部分药物功效使用注意、配伍意义、用法用量、鉴别用药等内容有删减或增加。(1)牛蒡子功效改为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穿心莲功效改为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凉血,消肿;(3)白薇功效改为清虚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4)麦芽功效改为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回乳消胀;(5)白扁豆功效改为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解毒;(6)甘草功效改为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并没有删掉),调和药性;(7)浮小麦功效改为固表止汗,益气,除热;(8)五倍子功效改为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固精止遗,收湿敛疮
4、《方剂学》变动比较小,个别方剂配伍特点或配伍意义有删减。(1)济川煎:治肾虚便秘;补中有泻,降中有升,寓通于补之中,寄升于降之内,以补为通之法()黄龙汤主治改为攻下热结,益气养血(3)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互结之痞,把寒热错杂改为寒热互结,为治寒热互结之痞基础方。(4)理中丸主治变化为温中祛寒,补气健脾——(1)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证;(3)中阳不足,阴寒上乘致胸痹,或脾气虚寒不能摄津之多涎唾,或中阳受损木不荣土之小儿慢惊风,或清浊不干升降失常之霍乱(5)葛根黄芩黄连汤改为功用主治解表清里——协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6)六味地黄丸功用主治填精滋阴补肾——肾阴精不足证※腰膝酸软,小儿五迟五软(阴虚+阴虚生热)(7)肾气丸功用主治补肾助阳,化生肾气——肾阳气不足证※腰痛脚软,腰以下冷,脉虚弱而尺部尤沉细(7)桑螵蛸散功用主治调补心肾,固精止遗——心肾两虚之尿频或遗尿、遗精证※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色(8)益黄汤功用主治补益脾肾,清热祛湿,收涩止带——脾肾虚弱,湿热带下※肾虚湿热带下过多(9)猪苓汤功用主治利水渗湿,养阴清热——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舌红,脉细数
5、《中医经典》增加的注释比较多,部分考点有变化或删减,个别原文阐述或经义索隐有变动或增加。(1)除内经外的其他三个经典都增加了原文关键字、词的注释,旨在帮助考生更好的理解原文。()温病中个别条文的阐述观点有修改,如湿热病篇08此条为湿热病后期余湿未尽,胃气未醒的证治。
6、《中医内科学》变动不大,个别疾病病因病机、辩证论治、鉴别诊断有增加或变动。01咳嗽证型:肺阴亏耗治法改为——滋阴清热,润肺止咳0头痛基本病机改为:不通则痛,不荣则通;治疗原则虚者以滋阴养血改为补养气血03痴呆基本病机改为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04胁痛基本病机改为:肝络失和05疟疾的劳疟治法改为:益气养血,扶正截疟06阳痿证型湿热下注治法改为:清利湿热07郁证的病因病机变化病因:七情所伤、思虑劳倦、脏气素虚、体质偏颇(增加体质偏颇);基本病机改为气机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08血证病因的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01改为劳欲体虚)、久病或热病等;血证多个证型证候表现小改,无治法选方的改变09消渴定义、诊断及鉴别: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删除或尿中有甜味10内伤发热病机气血阴阳失衡(亏虚改为失衡),脏腑功能失调11腰痛病位在肾(在腰府改为肾)
7、《中医外科学》变化微小。01白屑风定义增加:相当于西医的脂溢性皮炎。特点:头发、皮肤多脂发亮,油腻,瘙痒,出现红斑白屑,脱而复生0乳房疾病中乳岩的乳岩与乳癖、乳核的鉴别1.乳癖:好发于5~45岁,与月经期密切相关,月经期乳房疼痛、胀大;书上写30-45岁,与疾病中4对应对应为5-45岁。
8、《中医妇科学》的变动主要集中在第七、九、十单元,基本上均是方药的删减变化。个别疾病的证型有增加或删减。01.月经先期病中辨证论治气虚证——脾气虚,执业和助理统一补中益气汤,为肾气虚的选方固阴煎或归肾丸,改为固阴煎0.月经后期血寒证实寒证的选方改为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痰湿证选方改为苍附导痰丸03.月经过多气虚证选方改为举元煎,助理的是举元煎或安冲汤;04.月经过少辨证论治选方的或方后面全删除,助理痰湿证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肾虚证: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血虚证: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血瘀证: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痰湿证: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05.崩漏的脾虚证选方改为固本止崩汤,去掉或方;肾阳虚改为右归丸加党参、黄芪;肾阴虚改为左归丸合二至丸06.闭经实证痰湿阻滞选方改为苍附导痰丸,助理为苍附导痰丸合四君子汤加当归、川芎07.经行乳房胀痛证型肝气郁结选方改为柴胡疏肝散,肝肾亏虚选方改为一贯煎08.经行吐衄肺肾阴虚选方改为顺经汤09.经行口糜阴虚火旺滋阴降火选方改为知柏地黄汤10.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证选方改为左归丸,肾阳虚证选方改为右归丸,肾阴阳俱虚选方改为二仙汤11.胎漏、胎动不安辨证论治大改,肾虚证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血热证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气血虚弱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跌仆伤胎补气和血,安胎圣愈汤合寿胎丸癥瘕伤胎祛瘀消癥,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1.滑胎去掉证型脾肾虚弱13.子肿脾虚证选方改为白术散加砂仁14.产后发热证选方改为荆穗四物汤15.产后腹痛气血两虚证选方改为肠宁汤,瘀滞子宫证选方改为生化汤加益母草16.产后身痛风寒证改为外感证选方改为独活寄生汤17.产后抑郁心脾两虚证选方改为归脾汤18.产后小便不通气虚证选方改为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桔梗、茯苓、通草19.产后小便淋痛肾阴亏虚证选方改为知柏地黄汤
9、《中医儿科学》变化不大,部分疾病的辩证治法方药有删减或变化,只有个别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有较大的变化。如“抽动障碍”(助理不考)一病内容剧变,全部更新。01.体重1岁以上体重(kg)=8+×年龄(00版本是岁以上);0.肺炎喘嗽治疗原则改为宣肺开闭、化痰平喘;03.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突然的心率加快(改变),婴儿超过次/分、幼儿超过次/分、呼吸加快超过60次/分,极度烦躁不安,面色明显发绀;心音低钝,有奔马律,颈静脉怒张,X线检查示心脏扩大;肝脏迅速扩大;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等;04.哮喘辨证论治风寒束肺、痰热阻肺证型改为:寒性哮喘、热性哮喘;05.泄泻辨证论治变证气阴两伤、阴竭阳脱治法分别改为:益气养阴、回阳固脱;06.厌食辨证论治中脾胃气虚代表方异功散、参苓白术散改为异功散;脾胃阴虚代表方养胃增液汤、益汤改为养胃增液汤;07.抽动障碍辨证论治:以八纲辨证为主,重在辨阴阳虚实;其标在风火痰湿,其本在肝脾肾三脏,尤与肝最为密切;治疗原则——息风止动;外风引动:疏风解表,息风止动——银翘散肝亢风动:平肝潜阳,息风止动——天麻钩藤饮痰火扰神:清热化痰,息风止动——黄连温胆汤脾虚肝旺:扶土抑木,调和肝脾——缓肝理脾汤阴虚风动:滋水涵木,柔肝息风——大定风珠08.水肿辨证论治风水相搏的治法改为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选方改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湿热内侵的治法改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选方改为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水凌心肺治法改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水毒内闭治法改为辛开苦降,解毒利尿;09.遗尿证型脾肺气虚改为肺脾气虚;10.麻疹辨证论治逆证的邪陷心肝治法改为平肝息风,清心开窍;11.痄腮辨证论治证候热毒壅盛改为热毒蕴结,邪陷心肝选方改为清瘟败毒饮;1.紫癜证型风热伤络治法改为疏风清热,凉血安络,选方改为银翘散;证型阴虚火旺去掉大补阴丸。
10、《针灸学》变动不大,刺法中部分有内容删减,个别数值有变化。在针灸治疗中少部分疾病辩证或穴位有增加或变动。01第四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任脉分经主治规律回阳、回脱、强壮作用、中风脱证、虚寒、下焦病,删除“回阳、回脱、强壮作用”改为“中风脱证、虚寒、下焦病”0五输穴的临床运用(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删除“经穴治疗作用不典型”的表述03原穴、络穴的分布特点与组成:十二经络穴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之络穴鸠尾散于腹,督脉之络穴长强散于头上,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表述改为:十二经络穴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之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之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位于胸胁部,共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04背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第三点:相配使用,称为俞募配穴法(前后配穴法),用来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证;增加表述:明代《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阴病行阳,当以阳引阴,其治在俞;阳病行阴,当以阴引阳,其治在募”05交会穴保留大椎穴、关元、中极、三阴交、风池、中脘的交会表述06人迎主治增加④假性延髓麻痹07睛明主治改为①目赤肿痛、流泪等目疾;②急性腰痛,坐骨神经痛;③心悸等心疾08阳陵泉主治增加④脚气09第二十单元毫针刺法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方向依据针尖朝向,依据经脉循行、腧穴位置、依病性、依病位定方向10穴位注射法的剂量注意有一定的更改: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证、腰腿痛等;剂量:耳穴0.1-0.ml,头面部0.1-05.ml,腹背及四肢1-ml,腰臀部-5ml11第二十七单元 治疗总论针灸的治疗原则针灸原则中实则泻之(井穴,募穴),菀陈则除之表述改为: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如三棱针、皮肤针,天泽、委中、井穴、十宣等1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增加论述调和阴阳的说法:阳虚阴盛之证常补阴泻阳;阳虚阴盛之证常补阳泻阴;如不寐补阴跷(照海),泻阳跷(申脉),多寐补阳跷(申脉),泻阴跷(照海),这个考点在考试中较常出现13头痛主穴改为百会风池阿是穴合谷,删除了太阳14面痛治法表述改为:疏通经络,祛风止痛。取面部腧穴、手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穴为主15眩晕配穴增加:高血压:曲池、足三里;颈性眩晕:风池、天柱、颈夹脊16面瘫配穴变化:眼睑闭合不全改为:鱼腰、申脉;舌麻、味觉减退改为廉泉、足三里;增加听觉过敏:听宫、中渚17痫病间歇期治法改为:取任脉、督脉及手足厥阴经穴为主18痴呆配穴瘀血阻络改为:膈俞、内关19胃痛治法改为和胃止痛。取胃的募穴、足阳明经穴为主0便秘的配穴热秘改为:曲池、内庭1瘾疹主穴增加委中,改为:曲池合谷血海膈俞委中三阴交颈椎病配穴变化:病在手阳明经:颈项、肩、臂放射性疼痛、麻木,或伴有拇指、食指和中指麻木——合谷病在手太阳经:伴有无名指、小指麻木——申脉;病在督脉、足太阳:以颈项后枕部疼痛,颈部僵紧不舒——后溪;3落枕配穴变化:病在少阳经外关、肩井
11、《内科学》变动比较小,只有个别检查数值有变化。
01内科学中阿司匹林表述统一改为肠溶阿司匹林0个别单位,词句表达的错误,不存在对做题的干扰
1、《诊断学基础》变化不大,部分数值有变化,少部分内容有增加或删减。如血清铁的参考值。01全身状态检查血压测量增加说法:未服高血压药,至少三次非同日测量0鼻部检查鼻窦: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统称为鼻窦;鼻窦区压痛多为鼻窦炎,多伴鼻塞、流涕、头痛03肺与胸膜检查触诊增加胸廓扩张度检查:一侧扩张受限,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和肺不张等04心脏、血管检查中心包摩擦感表述改为:干性心包炎体征——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听诊最清楚;坐位稍前倾或深呼气更易触及05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正常情况:青少年P>A,成年P=A,老年P<A)06口服抗凝药物检测参考值:1.0±0.;INR为首选口服抗凝药物检测试验※维持.0-.5为宜,一般不超过3,小于1.5提示抗凝无效07ALP(碱性磷酸酶)参考值改为:成人40-U/L,儿童<U/L08血尿酸(UA):-umol/L;09血清铁(Tf)参考值变化:男10.6-36.7umol/L女7.8-3.umol/L儿童9-3.umol/L10心电图个别说法有变化
13、《传染病学》部分疾病内容有增加或变化,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增加内容较多。01传染病学总论细目一感染与免疫的感染的概念,增加了一大段话,0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中受感染的动物,增加了啮齿动物最为常见的说法03第一单元最后传染病的预防中管理传染源增加了:甲类发现后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乙类4小时内上报的说明!04.病肝的病原学中补充了HAV:IgM抗体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型抗体是过去感染的标志;的说法,这个说法笔记中整合在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查中去了。05.发病机制及病理的病理重型肝炎增加了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慢性等重型肝炎的病理变化情况:其中急性肝细胞呈一次性大量坏死,亚急性新旧不等大块坏死,慢加急是慢性损害基础上新的肝细胞坏死病变,慢性重型表现为肝纤维化及慢性结节形成合并肝细胞坏死06流行性感冒中实验室与其他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病毒分离等改为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病毒分离0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表述改为:其中H5和H7亚型为高致病型,以H5N1致病性最强;感染H5N1、H7N9亚型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表现表述改为:H7N9患者病情严重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表现08艾滋病的传染源说法中增加:HIV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羊水、乳汁等体液中;流行特征增加说法:一旦确诊,无论CD4+T淋巴细胞高低,均应建议立即治疗(ART:抗反转录病毒治疗)09艾滋病实验室检查增加说法:抗体检测是感染诊断的“金标准”,抗体确认试验最常用的方法是免疫印迹法(WB);诊断中增加说法CD4+T淋巴细胞<00/ul也可诊断;预防的切断传播途径增加:暴露后预防采用三联药物治疗:首选方案为恩替卡韦/恩曲他滨+整合酶抑制剂)10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多尿期内容增加:多尿期9~14病日,持续7~14日,长者数月以上,可分为三期;(1)移行期:日尿量由ml增加至m1,尿素氮、肌酐反而升高,症状加重()多尿早期:每天尿量超过ml,氮质血症未改善,症状仍重;(3)多尿后期:每天尿量超过3ml,甚至更多,氮质血症改善,要注意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乏力、腹胀、心慌)11狂犬病的易感人群表述为人群普遍易感,被病犬咬伤后发病率为15%~0%1流脑发病机制表述增加为:内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脑膜炎奈瑟菌更易激活凝血系统,造成DIC及继发性纤溶亢进13消毒与隔离中热力消毒法增加了具体分类:最早、效果可靠、使用最广泛;包括——煮沸消毒、高压蒸汽灭菌(98kPa,11~16℃,15~0分钟)、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火烧消毒、巴氏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含氯消毒剂、氧化消毒剂、醛类消毒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碘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其他消毒剂(酚类、季按盐类、氯已定等,低效消毒剂)14医院感染定于改为:不在入院时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医院或者其他医疗保健机构内;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病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14、《医学伦理学》个别内容有变动或删减。01.第二单元,中国医学的道德传统,中国当代医学家的道德境界,增加了00年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0.第七单元,临床诊疗的道德要求,新技术临床道德要求,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原则,尊重原则,增加了道德义务内容。03.基因诊断和治疗伦理原则,保护隐私原则增加强调,基因诊断属于个人所有,严禁公开。
15、《卫生法规》变动比较多,除原教材内容有增加或删除,还增加了一个单元,第十单元。01.卫生行政法规释义改为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效力低于法律而高于地方性法规;删除了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内容0.卫生行政处分种类中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个人犯错),删除了降职、留用察看03.执业医师报考:本1专中5(本科以上试用期满一年,大专助理注册后满二年,中专助理注册后满五年),.3条合并为专中.传染病防治法,甲乙丙类分类,不再提示37种,删除37种的说法,增加新冠肺炎为乙类甲管的说法05.增加了第十单元《基本医疗与健康促进法》的内容
有其他更改的情况,可以留言或私下反馈给我,01笔记尽量避免遗漏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