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输卵管积水 > 临床表现

ldquo一把抓rdquo用药指

经典名方

“一把抓”源自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三物备急丸”(干姜、大黄、巴豆)。

东汉以后,历朝历代医学家对“三物备急丸”处方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随症加减调整其处方配伍。

唐代药王孙思邈更进一步完善此方,定夺并取名为“一把抓”。主要用于脾胃系统(消化系统、吸收系统、排泄系统)疾病的治疗和调理。

因其临床广泛,疗效确切,一直以来被誉为“神仙一把抓”。

“神仙一把抓”历经千年,救治黎民百姓无以计数,现经河南润弘本草制药人传承经典,发扬光大,采用当代最先进的制药理念、工艺、技术,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成就为脾胃同治的扛鼎之作——“一把抓”!

方义解析

“一把抓”由干姜(炮制)、陈皮、香附(醋制)、大黄、巴豆霜、枳实(麸炒)、槟榔、山楂、党参、木香、丁香11味道地药材配伍而成。

方中君药干姜(炮):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健脾和中,与陈皮合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之根本;臣药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常用于热结便秘等病症,臣药巴豆霜:峻下冷积、逐水除胀,常用于寒积便秘、腹满胀痛等病症,二者相须为用,起到泻下攻积、逐水除胀之功效,同时也可相互平衡对方寒热之药性。

佐使药香附、枳实、槟榔、木香、党参、丁香、山楂,理气除满、健脾和胃、破积消食、补中益气,对君药、臣药起到协同增效、补充药效的作用、同时使药具有引药归经之功效。诸药相配伍共奏温中散寒、理气除满、消食导滞、健脾和胃之功效。

古人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就说明胃以降为和,腹以通为顺,以温为和,以泻为降,正是一把抓配伍的绝妙之处。

功能主治

一把抓具有温中理气、消食导滞的功效,能够治疗、缓解以下疾病:

1、便秘

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称为便秘。

2、口臭

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的一种症状,多由肺、脾、胃积热或食积不化所致。

3、大肚腩

由于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长期便秘、脾胃代谢差、腹部脂肪代谢障碍,过多脂肪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疾病。

4、脸上斑斑点点(黄褐斑、蝴蝶斑、老年斑、痤疮等)

治疗方案

一、治疗便秘

1、功能性便秘:

服用一把抓,1管起效,3天为一疗程;

2、肝胃不和性便秘:

服用一把抓+舒肝健胃丸(生气过度严重者用),7天一疗程;

3、气血虚弱性便秘(此类便秘常见于老年人、病后康复期患者):

服用一把抓一次半管,一日两次,同时服用补气血的药物,7天一个疗程。

二、治疗口臭

1、胃热复合型口臭(此类口臭,除了胃热的原因外,常常伴有牙周炎、牙龈炎、口腔黏膜病等炎症):

服用一把抓(一次半管、一日两次)+西地碘含片+漱口水+替硝唑/甲硝唑,3—5天为一疗程;

2、胃热型口臭(胃热旺盛,胃中浊气上升,随之呼出而引起的口臭):

口服一把抓(一次半管、一日两次)+漱口水,3—5天一疗程;

3、食积性口臭(暴饮暴食、过食伤胃):

口服一把抓(一次半管、一日两次)+漱口水,3天一疗程;

三、改善大肚腩

服用一把抓并辅以仙人揉腹术手法按摩肚腹部30分钟,按疗程坚持服用,可有效改善大肚腩。

四、治疗脸上斑斑点点(黄褐斑、雀斑、老年斑、痤疮、痘痘等)

一把抓(半管,一日2—3次)+维生素C、E+芦荟胶(外用)涂抹,1个月—3个月为一疗程。

五、治疗饭后胃胀气、痞满、消化不良

成人:

服用一把抓,一次一管,一天一次,3天一个疗程;

儿童:

8—14岁儿童,一次1/3—1/2管,一日两次;

3岁—7岁儿童,一次1/5——1/4管,一天1—2次;

3岁以下婴幼儿,一次1/6管,一天一次或者遵医嘱。

答疑解惑

一、为什么称“一把抓”为脾胃大管家?

一把抓是一个“通三焦”的药。“通三焦”就是针对“三焦不通、气机失调、则百病丛生”这一疾病的内因,畅通“气”的运行轴心——三焦,让“气”畅通无阻的运行起来。

脾胃为后天之本,所有胃肠疾病的根源就在于寒邪困脾、气机失调所致,一把抓管的是人的“腹部”,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一把抓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1)以通为用:通肠道,清宿便;2)理气为本:祛湿浊,排邪气。一把抓温中散寒、攻逐寒积、理气和胃,急可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各类疾病,平常可以用于调理、保养脾胃,用来恢复和加强肠胃功能。

二、服用一把抓后身体上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

1、舒服、通透:

感觉服用以后,犹如腹部出现了一双像妈妈的手,一双神仙的手,温柔的抚慰着身体的五脏六腑,帮助身体升清降浊,通腹排便排毒后感觉整个人都如沐春风、神清气爽。

2、疼痛:

感觉胃难受、腹痛难忍。此刻不用担心,这样的生理现象是正常的。当人身体中大便秘结、宿便严重的时候,需要加大力度打通堵塞,沉疴用猛药,此时是猛药正在冲锋陷阵,药效正在发挥作用。

3、上吐下泻:

大多数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腹泻,需要不停的跑厕所,有的人会来来回回很多趟,有的人还会伴随着呕吐。此时不用惊慌。发生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因为一把抓中含有大黄、巴豆霜成分,大黄中的大黄酸和巴豆霜里的巴豆苷具有泻下的作用,巴豆霜中的巴豆脂肪酸有催吐的功效。

4、效果不明显:

有的人服用后感觉好像没有疗效。其实这只是当时表面上没看到即时的效果,实际上大便的时间、大便的形状、解大便的困难度等等都可能有所变化,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药要对症才能有效。每个人体质的不同,有的人天生敏感,有的人药物抗性好,所以,此时要做的是需要增加剂量,方可见效。

(a)为什么有些长期便秘患者服药后会出现胃部的剧烈疼痛?

有些患者体内肠胃积滞(宿便、积食、湿气、毒素等)较为严重,一把抓中含有大黄、巴豆霜两种成分,这两味中药具有泻下破积、增强胃肠蠕动、排出宿便的作用,因个人体质不同,个别患者出现胃部不适,这是服用过程中药物起效的正常反应,往往我们体内垃圾(宿便、积食、湿气、毒素等)堵的越严重,胃部不适感就越强,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打个比喻,下水管道堵塞了,修理工都是拿螺旋类工具把它钻通后才能畅通无阻。我们能够解决不同程度的便秘,不同病因的便秘。在没通之前,加强对肠道的刺激和蠕动,把残留瘀堵在肠道的物质和毒素搅动,并对气机调理升降,因此在通泄之前,微疼,疼痛,剧烈疼痛,呕吐等现象是在起效反应(溃疡患者需按照医嘱)。这类患者的肠胃经过一把抓的“荡气回肠”,腹部剧痛的情况会慢慢缓解直至消失。服药后多喝冷粥或凉白开可以有效缓解胃部不适感。

(b)为什么长期便秘患者服药后出现拉肚子,个别甚至出现脱水?

这类患者因为长期便秘,服用了药效作用强大的一把抓后,排便频繁是本品起效的标志性表现,一般的情况是前三天为稀水或稀便,第四,五天以后为黑色宿便,之后正常排便,基本做到1日2~3次。出现这种腹泻太剧烈,甚至脱水的症状的患者,要让他们在服药期间适当喝些凉的淡盐水,并酌情减量至1/2或更少量。

(c)服用一把抓后,为什么个别患者会出现呕吐现象?

金元四大家中的攻下派宗师张从正认为,攻下法以汗、下、吐三法为要,凡风寒痼冷等所致,疾病在下,可用下法;凡是风痰宿食所致,可用吐法。一把抓组方中的巴豆霜、大黄等药,攻补并济,先攻后补。个别服用一把抓后的患者出现呕吐的症状,亦属于药物起效作用强大的一种表现,对于这类患者,酌情减量服用2/3或更少量,另外饮食方面注意不要吃的太饱,可避免呕吐的出现。

(d)个别患者服用一把抓后,出现心率加快、胸闷的症状的原因?

如果患者没有其它疾病,这种症状属于一过性、药物起效的正常反应,减量服用(一次半管、一日两次)后这种症状会立刻消失,同时多喝凉白开或者冷粥可以缓解这种症状。

三、一把抓能作为减肥药吗?

可以。一把抓具有调理胃肠健康的功效,还可以清除体内垃圾(宿便、食积、毒素、游离脂肪、腐食浊物)的作用,所以可以当做减肥药,但是做减肥药须酌量服用。

四、一把抓能美容养颜吗?

医学研究发现体内的毒素是导致皮肤问题和提前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毒素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部位,导致皮质激素增多,从而产生老年斑、黄褐斑、雀斑等斑斑点点。而且,毒素还可以促使自由基的产生,这是面部皱纹增多,皮肤衰老、影响美容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一把抓具有清除体内垃圾(毒素、宿便、食积、游离脂肪、腐食浊物)的功效和作用,所以服用一把抓可以美容养颜。

五、一把抓能作为调理肠胃的常用药物吗?

我们人体的肠道有8-10米长,并且千褶百皱,平均每隔3.5厘米就有一个皱褶,人们即使每天都排泄,也总会有一些食物残渣滞留在肠道的褶皱内,它们在细菌的作用下干结、腐败、发酵,日积月累,这些食物残渣最终形成重达5-6公斤的黑色、恶臭、有毒的物质,并像锈一样牢牢地粘连在肠壁上,慢慢侵蚀着我们的身体,医学上称之为宿便,宿便堆积在肠道内发酵、腐败,并不断产生各种毒素、毒气,造成肠内环境恶化、肠胃功能紊乱,既而引发各种疾病。

一把抓方中大黄、巴豆霜具有荡肠涤腑、清理宿便的功效,同时干姜温中散寒,配以陈皮、香附、木香、丁香理气和胃,加以枳实、山楂、党参破积、健脾、补气益中,诸药合用起到“清宿便、治胃寒、除食积、助消化、调肠胃”的功效,所以一把抓既可以治疗“便秘、大肚腩、口臭、减肥、排毒”等方面的疾患又可以用来作为调理肠胃、恢复身体健康秩序的日常用药。一把抓治疗机理独一无二,治胃寒、除积食、助消化、清宿便、调肠胃五效合一。

六、怎么服用一把抓效果更好些?

一是服药时间最好是饭后30分钟—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另外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七、服用一把抓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1、术后康复期患者、消化道出血、等体弱多病患者禁用;

2、女性生理期、孕期、产妇禁用;

3、痛风、胃炎、贫血、肠炎患者酌量服用(一次半管或1/3管、一日2—3次)或者遵医嘱;

4、儿童、老年人(70岁老年人不建议服用)酌量服用或遵医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asm.com/lcbx/12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