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输卵管积水 > 临床表现

PARP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

本文刊登于《现代妇产科进展》年第30卷第6期

[引用本文]孟金玉,潘惜雨,褚然,等.PARP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妇产科进展,,30(6):-

DOI:10./j.cnki.xdfckjz..06.

作者:孟金玉,潘惜雨,褚然,宋坤

作者单位:医院妇产科

通信作者:宋坤

Email:songkun

sdu.edu.cn

基金资助:泰山学者青年专家(No:tsqn)、济南市科研带头人工作室(No:GXRC)

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PARP1表达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CCLE数据库富集PARP1GO功能;GEPIA数据库分析PARP1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CSIOVDB数据库检测PARP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临床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标本,结合免疫组化实验、卡方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验证上述分析结果。结果:CCLE数据库发现,PARP1主要参与RNA剪切、DNA损伤修复等生物学功能。GEPIA及CSIOVDB在线数据库分析显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ARP1表达量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且PARP1高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铂耐药复发及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患者的总生存率(OS)在PARP1高表达与低表达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ARP1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且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提示PARP1可为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卵巢癌;PARP抑制剂

卵巢癌是40岁以上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1]。卵巢癌早期临床表现隐匿,加之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患者确诊时多已处于III期和IV期,5年生存率低于50%[2]。目前,卵巢癌的治疗以肿瘤细胞减灭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例经初始的手术治疗及化疗之后出现复发,或对化疗耐药[3]。因此,卵巢癌亟需探究一种新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手段。

DNA损伤修复是目前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DNA单链损伤时,其完整的互补链可作为模板,通过碱基切除修复(baseexcisionrepair,BER)、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MR)等途径进行DNA损伤修复。而DNA双链损伤则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剪接(non-homologousendjoining,NHEJ)及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asm.com/lcbx/13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