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要注意的问题
现在国家政策放松了,很多夫妇有了生二胎的念头。那么,二胎备孕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两次分娩的间隔时间 这是为了让子宫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保证身体完全调整好才可以生二胎。如果第一胎是顺产的话,那么,恢复期相对较短,一般只要经过1年,产后女性的生理功能基本恢复,经过检查之后,输卵管、子宫等生殖系统情况正常,就可以考虑怀第二胎。 而第一胎是剖腹产的妈妈,只要在第一次剖宫产过程中没有伤及卵巢、输卵管等组织的,医生一般都会建议避孕两年以上,当子宫恢复得差不多了,再怀第二胎。因为过早怀孕,就使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拉力过大,有裂开的潜在危险,容易造成大出血。另外剖宫产术后的子宫瘢痕处,内膜局部常有缺损,受精卵在此着床时也不能进行充分的蜕膜化,或原着床在正常的子宫内膜,在发育过程中,滋养细胞扩张到蜕膜化不良的子宫内膜部位。因此,受精卵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局部子宫内膜缺陷处着床时,极易发生胎盘植入。所谓胎盘植入,就是胎盘生长到了子宫肌层,分娩后胎盘不能娩出,极易发生产后大出血,甚至导致切除子宫。如果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下段,将来可能发展为前置胎盘,也可发生早中期妊娠的胎盘植入。 瘢痕子宫患者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增高近5倍,同时胎盘位置低可增加胎盘植入的危险性。因此,不管第一胎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当子宫完全恢复后,医院咨询医生之后才可以开始怀孕。 二.怀第二胎的年龄 随着女性年龄增大的同时,她们的卵巢、输卵管、子宫、宫颈,这些起到生殖功能的脏器会随着年龄而衰老,一刻也没有延缓。就像暴露在空气中的机器一样,随着使用的频次和时间而磨损、生锈或坏掉。而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抽烟、喝酒、熬夜、过度减肥等)、一些有害因素(药物、射线、有害气体、污染、手术损伤等)和一些有害行为(过多人流)还会加剧伤害它们的功能,加速它们的衰老,尤其是卵巢。 女性的卵巢就像一个仓库,里面储存着大量的卵子。当女孩子还在胎儿时期,卵巢中卵细胞的储备就已经成定局,卵子是随着时间推移一起变老的,当女性40岁的时候,卵巢中的卵子也40岁了,它默默地陪着你经历各种疾病的折磨、接受各种有害物质的伤害。而且卵子是不能再生的。 另外,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产道和会阴、盆骨的关节会变硬,不易扩张,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因此,对每一个女人来说,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是否能怀孕,是否能生育健康的宝宝,也直接影响到医生治疗思路的决策,以及疗效的好坏。 三.妈妈原本的身体情况 随着年龄增大,不少妈妈都可能有轻微的糖尿病或者高血压,平时可能觉察不出来,一旦怀孕,身体各项机能和激素水平的变化都会将这些隐性的疾病诱发出来,不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更会给孕妇带来生命危险。同时,因为有过一次孕育经历,尽管你可以很快适应第二次怀孕,处理起各种孕期反应来也会得心应手。只是在正常情况下,这次你的肚子比上次大得更早,并且比上次更大。而且每一次的孕育经历都不会相同,所以在经验之外还会出现许多小插曲,如果你有静脉曲张或痔疮史,可能会旧病复发。如果你在第一次怀孕后曾经历过尿失禁或阴道脱垂,那这次症状可能会更明显。
四.为了孕育健康的宝宝,男女双方都应该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其中以下10项检查是必可不少的。
1、血常规(血型)
及早发现贫血等血液体统疾病,因为如果母亲贫血,不仅会出现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还会殃及宝宝,给宝宝带来一系列影响,例如易感染、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落后等。
2、尿常规检查
孕前检查项目中的尿常规检查有助于肾脏疾患的早期诊断。怀孕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严重的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增加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而且病情会随着孕期的继续而加重,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受限等,甚至必须终止妊娠。
3、妇科B超检查
孕前检查项目中的B超检查可以有助于了解子宫卵巢发育的情况,输卵管内是否有积水、肿物,是否有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卵巢内是否有肿物等。如果出现上述这些状况,你可能需要在怀孕之前先进行治疗。
4、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孕前检查项目中的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对你的心脏和肺部进行疾病诊断。
5、子宫颈刮片检查
孕前检查项目中的子宫颈刮片检查通过白带常规检查,可以筛查滴虫、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和其他阴道炎症等妇科疾病。如果发现问题,最好先彻底治疗后再怀孕,以免在怀孕后引起流产、早产等危险。
另外,如果你在宫颈癌筛查试验(TCT检查)中发现宫颈有重度炎症及癌变(如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I、II、III级)或宫颈癌,则需要先进行治疗,并向医生咨询检查后再怀孕。
6、染色体检测
孕前检查项目中的染色体检测能预测生育染色体病后代的风险,及早发现遗传疾病及本人是否有影响生育的染色体异常、常见性染色体异常,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如果你们有过反复流产史、胎儿畸形史、或者你或你的丈夫有遗传病家庭史,医生可能会安排你们进行一次染色体检测。
7、病毒及弓形体筛查
对胎儿有毒的病毒包括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以及弓形体(不是病毒)等。如果你家中养过猫狗等宠物或与动物有过接触,在近期吃过半熟或生肉、生鱼和生菜,近期接触过风疹病人或皮肤出现过红斑、皮疹,或曾有输血、进行器官移植经历等,可以在咨询医生后进行此项检查。这些特殊的病原体有可能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同时也是造成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你的检测没有发现风疹抗体,医生会建议你先接受风疹疫苗注射再考虑怀孕。但要注意的是,风疹疫苗接种后三个月内不要怀孕,你在这期间要记得做好避孕措施。对于弓形体,如果检测结果为IgM(+),说明你目前有感染,可以先进行治疗,等到IgM转阴,出现IgG(保护抗体)后再怀孕。
8、性传播性疾病检测
孕前检查项目中的性传播性疾病检测包括梅毒血清检查及艾滋病病毒检验。
9、性激素六项检查:
如果你有月经不调的历史,医生可能会安排你进行性激素六项的测定,包括促卵泡成熟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泌乳素、雄激素等六项性激素。通过检测结果了解你月经不调、不孕或流产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指导。必要时还可能检查你的甲状腺功能。
10、乙肝两对半检查、甲肝丙肝抗体测定
如果你有乙型肝炎或是乙型肝炎抗原携带者,那么你的宝宝可以在出生后立刻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保护。
如果检测结果表明你既不是携带者也没有乙肝抗体,说明你是乙肝易感人群,即比别人更容易感染乙肝,为保险起见,最好在怀孕之前先接受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注射。需要了解的是,乙肝疫苗在孕期也可以注射,所以即使你没有完成乙肝的三次疫苗注射就怀孕了,仍可以继续补足剩下的免疫注射。
如果你的乙肝病毒DNA(HBV-DNA)数值过高,说明你的血内乙肝病毒正在复制,而病毒数量越多,传染性就越强,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HBV-DNA的数值,减少父母与胎宝宝之间的垂直传播。
五.孕前一定要补充的营养素
1.维生素E——增强精子活力
维生素E有防止性器官老化,使空虚的输精小管再生,以及增强精子活力的多种作用。准爸爸在备孕阶段要多摄入含维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精子活力,利于受孕。
如何让补充维生素E
植物油是维生素E最好的食物来源,比如麦胚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此外,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还有芝麻、核桃、瘦肉、乳类、蛋类、花生、莴苣、大豆、动物肝、蛋黄、玉米及黄绿色蔬菜等。
一般来说,正常饮食就能满足一天所需的维生素E。备孕期间准爸爸可以适当增加摄入量,每天摄入-毫克最佳。如有必要,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E胶囊。但不可过量服用,每天超过毫克会出现中毒症状,半年以上每天服用毫克,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2.维生素C——清除体内毒素
维生素C可清除体内毒素,促进胶原合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黑色素形成和代谢,还能保持皮肤洁白细腻、防止衰老。过多的毒素堆积在体内会使准妈妈身体感到沉重不适,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准妈妈在孕前就要将体内的毒素彻底清除,给宝宝打造一个健康干净的体内环境。
每天要补充多少维生素C
一般认为,成人每天摄入毫克维生素C即可。按这个标准,我们完全可以从日常饮食中得到补充,因为水果和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一般都很丰富,如柑橘类、莓类、绿色蔬菜、番茄、菜花、马铃薯等。如果准妈妈此前不爱吃水果、蔬菜,建议准妈妈及时做出调整。
3.锌——增加受孕机会
无论是准妈妈还是准爸爸,缺锌都会影响受孕。不仅如此,缺锌还会导致性成熟迟缓、性器官发育不全、性功能降低,严重的还会导致女性乳房不发育、没有月经,男性精液中精子数减少。因此,孕前一定要补充足够的锌。
4.叶酸
在计划怀孕的前6-12个月,就要开始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者直接补充叶酸制剂
孕期的前四个星期是胎儿的神经管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重要期间缺乏叶酸,就会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或者早产的概率,发病率为2.74‰(不要小看这个数字,每年可是有8万-10万的神经管畸形儿出生呢),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女性,由于饮食模式的缺陷,更容易缺乏叶酸。一般当女性怀疑或者确定自己怀孕的时候,通常已经怀孕一个多月甚至2个多月了。而这个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胎儿神经管分化的重要时期,这时再去补充叶酸,为时已晚。叶酸其实是水溶性B族维生素的一种,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和豆类都富含叶酸。但由于在加工和烹调的过程,食物中的叶酸损失严重,因此,很难通过饮食得到充足的叶酸,这时叶酸补充剂就派上用场了,叶酸补充剂不但更易被身体吸收,也方便定量。在计划怀孕的前6个月-12月(至少也得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微克的叶酸,可以很好地改善育龄女性的叶酸营养状况,预防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和流产。
5.其他的一些多维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