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第二十回三丰论龙脉,神巫昧道心
上回书说三丰和烟霞子、云儿夫妻,以及达元子来到终南山破山寺,帮助僧人法怀化去障碍,超度亡灵。“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说法怀的事情,就此结束话题。
法怀在虔诚诵念《金刚经》后梦中见父母来了,父亲痛说罪业深重,母亲哭哭啼啼,要去杜曲王家投胎。法怀很是惦记。三丰一行离开后法怀专心为慧娘、芸娘念经四十九天,以求功德回向,增加慧娘、芸娘的福报。念经满四十九天的这一日,僧众在佛堂里做早课,集体坐禅诵经,佛堂传来慧娘的声音:“感谢诸位高僧,感谢法怀师兄,我俩因诵经功德,将往生兜率天听弥勒佛讲经。我等去也。”
说话间佛堂里光明遍满,花雨满空,清香浮地,佛像显得光华灿烂。法怀和诸位僧人感到因缘殊胜,再看屋梁,三丰的宝葫芦不知所往。僧人都在佛前发愿,毕生持诵《金刚经》,为人解说。《金刚经》开头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法怀决定抄写千二百五十部《金刚经》赠人结缘。
芸娘、慧娘超度之后,法怀沉重的心事放下了。他念诵《金刚经》的同时给父母回向功德,愿为父母消业了债。诵经有不可思议功德,法怀真的认识到《金刚经》里所说的:“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正是:悔不尽千差万别错,悟透了前因后果。
这天他向当家师慧命、慧明告假,下山去杜曲村镇打听有没有王姓人家上月生了孩子。愿意为孩子念经祈福,为自己积点功德,与施主结点善缘。当地民风,普遍信佛,终南山里,到处佛寺,民间生育送葬要请僧人做功德,诵经数日。法怀到杜曲王家村,打听到王汉英家上月生了龙凤胎,一男一女。法怀欣喜,知道法缘在王家,便向王家走去。
话说王汉英的妻子任氏,结婚多年,没有生育,到香积寺拜佛求子,不久任氏怀孕,生下双胞胎,喜坏了汉英,也愁怀了夫妻,家贫如洗,如何养大这两个孩子?王家早年是“三代翰林家”,太祖父、祖父和父亲曾做翰林学士,四代单传,父亲官场失意,客死他乡,王家就此衰落,王汉英少年丧父,青年丧母,一直在艰难度日。祖上为官清正,没留下家产,仅靠几亩薄田糊口。父亲在世时随父读过《大学》、《中庸》,识得几个字,功名无望,种地乏力,日子艰难,好在任氏贤惠,从不抱怨。法怀看见王家门前大柳树上贴着黄表纸,写有一行字:
天皇皇,地黄黄,我家有对夜哭郎。
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法怀看完后,敲起木鱼,高声念道:
送子观音送子来,我为佛子念经来。
善人善缘把门开,一堂善气扑面来。
王汉英夫妻在里屋听到了这当地僧俗传唱的诵经求缘歌。任氏叫汉英开门,把僧人请进来。王汉英走出门,打量法怀,法怀清癯文弱,面有慈悲。法怀打量王汉英,身穿灰布袍子,面目清寒,两人年纪相仿。王汉英道:“法师可否为我儿念经祈福。只是,费用会少一点,贫寒之家,不要见怪。”法怀合十说:“施主,贫僧不求供养,只为佛缘。”
王汉英把法怀请进小院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法怀坐下,王汉英抱来出生不到两月的儿女,说:“两个娃一出生就生病,奄奄一息,上月遇见一位道长救治,死里逃生。最近三天整夜啼哭,可能是娃他娘奶水不足,饿的。”他深深叹气,蹲在地上,家中唯一的凳子让给法怀坐了。
陕西人习惯蹲着吃饭,蹲着说话。法怀接过孩子,两个孩子冲法怀笑了。法怀心里酸楚难耐,用手抚摸孩子的脸说:问:“一月前被道长就治过?是不是两个老人,一个中年汉子,一对年轻夫妻?”王汉英很诧异,问:“法师认识他们?”法怀抱着孩子轻轻摇着,说:“何止认识,道长是我的救命恩人哪。”刚说完“恩人”两字,怀里的两个小孩格格笑了。
汉英见孩子笑了,起身来抱,好久没见两个孩子的笑容。谁知孩子一到他的怀里,哭个不停,法怀说:“王施主,还是我抱着,小施主与我佛有缘。阿弥陀佛。”他抱过孩子,轻轻晃动,孩子立马不哭了,法怀对孩子说:
莫要哭,莫要泣。生到人世原如此。
今生但得修善福,随缘了业莫再迷。
唵(weng),娑(suo)譁(wa)婆譁秫(shu)驮(tuo),娑譁达摩娑譁,婆譁秫度憾。
说完偈语诵《净三业咒》,声音震动,隔壁房子里的任氏感受到了咒力,顺着咒语声念诵观音菩萨的圣号。汉英是老实人,站起来怔怔地望着法怀。法怀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顶,要汉英端来一碗清水,对清水诵一通《大悲咒》,叫汉英把大悲水洒在院里,房间。汉英洒完法水,法怀把孩子还给他,说:“娃儿不会夜啼了。娃与我佛有缘,善哉善哉。”
法怀看到王家的生活实在艰难,留下一吊铜钱,说:“早上有人布施我一吊钱,出家人留财无用,留给施主一家用吧。阿弥陀佛。”王汉英忙说:“使不得,使不得,没给法师供养,已经惭愧,怎能要法师的钱?”法怀执意留下,汉英问:“法师在哪座宝寺修行,日后好来拜访还愿。”法怀说:“贫僧在破山寺修行,法号法怀。愿施主闲暇时能到山寺一叙。”
法怀说完告辞。此后汉英的孩子没在夜间哭闹过,身体渐渐好起来。王汉英跟法怀做了方外交,法怀以报父母恩的心情为那两个小孩念经祈福,精进修行,三十年后成了当地高僧,那对孩子做了他的俗家弟子。法怀保守着那个秘密,没有说破自己和这对孩子前世今生的因缘,只是引导他们向善修佛。法怀通过修行把坏因缘变成好因缘。他晚年有诗感叹此事:
七十年来家国情,到老住山一身轻。
心转因缘成变化,无喜无愁满天青。
法怀心无挂碍,法喜满充。
话说三丰等人离开破山寺去长安益生堂。早春时节,万木吐翠,青山披绿,来到终南胜境,心怀开舒,满山云气,变幻出奇。大家都想顺便游山玩水,看看风土人情,终南山也是仙佛隐修之地,高人蛰居,侠士潜修。三丰等人来到天柱峰上,向下观看:但见春来气息,元气氤氲,如野马尘埃,奔流不息,深谷幽泉,杂树茂密,大伙站在高峰,指点江山,好不惬意,蝉儿像个小孩,像只小鸟,叽叽喳喳说一通,又飞到别处。她眼里红尘世界一切是美好。望着江山圣境,达元子高诵陶弘景《寻山志》名句,表达道家隐居出尘的情怀:
“倦世情之易挠,乃杖策而寻山,既沿幽以达峻,实穷阻而备艰。渺游心其未已,方际夕乎云根。欣夫得志者忘形,遗形者神存。于是散发解带,盘旋岩上。心容旷朗,气宇调畅。玄虽远其必存,累无大而不忘。害马之弊既去,解牛之刀乃王。物我之情虽均,因以济吾之所尚也……时复历近垄,寻远壑,坐磐石,望平原;日负嶂以共隐,月披云而出山;风下松而舍曲,泉潆石而生文;草藿藿以拂露,鹿飒飒而来群……原敷衽以远诉,思松朝而陈辞;至赤城兮一憩,遇王子而宿之;仰彭涓兮弗远,必长年兮可期;及榆光之未暮,将寻山而采芝……。”
陶隐居华阳真人的千字长文达元子一气成诵,声传山谷。听得众人心怀澹远,惟愿出尘。三丰最好吟咏,登高远望,诵唐人孟郊的《游终南山》,三丰隐修元阳洞时编过《终南诗钞》,把历朝写终南胜境的诗编成九卷,闲暇时吟咏赏玩,给弟子教诗。孟诗用语奇险,深合三丰之心。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大家赞叹“深谷昼未明”之奇,但见满谷雾气,起起落落,前前后后,不见谷底景象,看不清路何在。偶听虎啸之声,难闻樵夫之歌。孤峰吟诵,声传山林,有如天人之语。奇峰美景,观之不尽,三丰远远看见西北一股云气像龙一样延秦岭山脉向南奔流,速度极快,那种灵气只有善望气者才能看见。
三丰等人在天柱峰上,居高临下,一览无余,境界开阔。沿山而走的龙脉云气很快奔到天柱峰下,龙啸云的玉佩上那粒从蛇潭获得的天珠发出耀眼的红光,将方圆十丈照亮,玉佩发出泠泠响声,像岩石间的激越湍流,与龙气呼应。
一刻间龙气卷到峰下,绕天柱盘旋一周,龙啸云玉佩上的天珠一闪就消失了,那游动的龙脉之气中多了一点红光,龙气带着一点红光向南方奔去,大有瞬息千里之势。红光很快与龙气合一,消失在茫茫云海与莽莽群山,山下云气漫漫。
龙啸云大惊,怒吼:“孽障,胆敢夺我龙珠。”拔剑飞身,追赶龙气。三丰拉住云儿,说:“不可妄动。”把云儿拽回来,云儿面有愤色,三丰大笑,说:“物有其主,此天珠只是借你之手,送于此龙。由他去吧。天下真主,亦将降世。王气南移矣。”
三丰说完,看了云儿一眼,说:“日后自知,不必多言。”云儿心中一动。达元子感叹说:“你看这龙脉从昆仑山而来,游向南方,龙归大海,遇水则饮,观此龙当在震泽(太湖)饮水,王气南移,震泽周围,必有王者兴。观此龙气直奔震泽,将在南京入海。潜龙北上,另有其人。”(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